歧视性费率机制亟待改革
发表日期: 2008-07-26 10:04:02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 易水已逝
大盘从6124点下来之后,并不是一口气直接到底的,中途多次反复震荡,但是令广大基民郁闷的是,基金的表现与牛市时的表现大相径庭:跟大盘相比,涨得少,跌得多。
基金的这种表现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机构投资者掌握内幕消息之后通过基金短线套利:在大盘反弹之前买入基金,降低了基金的仓位,反弹过程中摊薄了老持有人的利益;在大盘反弹结束之前赎回基金,基金仓位被动提高,下跌过程基金跌幅加剧。
机构投资者(以保险资金最为常见)这种套利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基金持有人的利益,越是坚持长期投资的持有人受害越深。机构投资者之所以敢于短线操作基金来套利,在于他们有两个中小投资者没有的优势:信息优势和费率优势。
以印花税行情为例,4月23日大盘即异动,部分先知先觉的机构投资者显然已经知道了晚间下调印花税的消息,并且火速进场享受接下来的反弹收益。而基金申购资金大于1000万时申购费才区区1000元,简直可以忽略,下面为基金的典型费率。
购费率:申购金额<100万,前端申购费率为1.5%;100万≤申购金额<500万,费率为1.2%;500万≤申购金额<1000万,费率为0.3%;申购金额≥1000万,费率按笔收取,每笔1000元。
下面我们来具体算算印花税行情机构投资者的实际套利和原持有人的利益损失。以一只资产规模在50亿的基金为例,假设其仓位为70%,即35亿是股票,现在某个机构在4月23日以5亿的资金申购该基金,申购费1000元。由于大盘在4月24日接近涨停,显然23日进入的这5亿资金产生不了任何收益,只能使基金仓位降为63.63%。基金持有的股票以大盘的平均上涨幅度9.29%为准。
该基金在4月24日的收益率应该为35亿×9.29%/(50+5)亿=5.91%。如果没有这5亿的套利资金,则收益率应该为35亿×9.29%/50亿=6.50%。就是说原来的持有人被摊薄了0.59%的收益!
我们再看看机构套利者助跌基金的表现。6月7日,央行宣布分两次上调准备金率1%,6月10日,千股跌停。假设某先知先觉机构在6月7日从基金出逃,基金规模为50亿,6月7日的股票仓位还是70%,出逃资金为5亿(可能单个机构没那么多,但是加起来也是有可能的),股票平均下跌以8.11%为准,因为股票大部分跌停,减仓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出逃导致基金仓位升为77.78%。
该基金在6月10日的收益率应该为35亿×(-8.11%)/(50-5)亿=-6.31%,如果没有这5亿资金的出逃,则收益率应该为35亿×(-8.11%)/50亿=-5.68%,二者相差0.63%!
以上是大涨大跌的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实际上只要有2%左右的收益机构就敢套利,因为一出一进的成本对散户来说至少是1.1%,代销渠道的话是2%,但是由于基金对大资金的特别费率优惠,机构只需要0.5%的成本。机构用来套利的资金越大,对基金助跌缓涨的效应就越明显。既有消息,又没有什么成本,机构当然敢于套利,受伤的总是散户。
因此,基金公司应改革这种歧视性的费率设置,股改的目标是同股同权,那么基金的费率改革就应该是同基同费,至少应该让大资金以0.6%的费率进行申购。
如今,个人投资者已经占据基金持有人的90%以上。如果说以前基金公司为了生存、为了吸引机构投资者设置这样的费率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在基金已经成为平民理财的今天,改革歧视性的费率设置,不仅可以防止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短线套利行为,更是对中小投资者的尊重,对基金倡导的长期投资理念的尊重。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