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自购本意并非抄底
发表日期: 2008-06-07 00:00:00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 任瞳
据统计,截至5月底,今年以来基金公司动用自有资金投资旗下基金的总金额已达到9.7亿元,共涉及23家基金公司旗下的43只基金。不到半年的时间,竟然有这么多基金公司作出类似举动,难怪最近总有投资者发出疑问:基金公司这么做到底是什么原因?基金公司用自有资金购买的基金是否对一般投资者具有特别的投资价值?
基金公司自购实乃营销手段
观察近期几次自购现象发生较为密集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到基金公司出手之时往往正是市场阶段性低迷之时,此时买入自家基金,目的无非是:一,以自己的投资行为作表率,给持有人树立信心,防止恐慌情绪出现后导致的大规模赎回;二,以自己的投资行为引导潜在投资者买入基金,因为很多人相信基金公司对自己的产品是最了解的,基金公司自己愿意掏钱买的肯定错不了,从而促进基金的申购;三,基金公司认为大部分投资者都在犯错,市场被低估,于是进场抄底获取收益。
第一和第二点,实际上就是基金公司的营销手段。至于第三点,就目前股票市场的形势来看,即使是阶段底部,大盘往上走的空间也相当有限。基金公司资金充裕,犯不着为赚点小钱冒大的风险,况且基金公司在买入基金后最少要持有半年,短期收益难以实现,因此基金公司为赚钱而进场抄底的说法个人觉得比较勉强。或许还有一种可能,正是因为基金公司资金富余,才可以毫不吝惜地拿钱出来做试验,如果真的验证是底部,自然给投资者树立了形象,万一看错了也没有关系,损失也不会很大。但这样也证明基金公司本意并非要抄底。
营销手段客观却能低位买入
在去年“5•30”调整后的6、7月份,10多家基金公司公告申购旗下股票型基金;去年大盘最高点调整之后的12月,5家基金公告宣称共动用1.51亿元资金以购买旗下7只股票型基金。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基金公司通过申购自家基金在2007年“5•30”和年末的调整中恰好买到了较低的位置。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基金公司一般会在销售困难的时候购买基金。行内人都知道基金销售状况跟随市场走势大致同向变化,市场火爆基金好卖,市场低迷基金难卖。基金难卖侧面证明市场可能见底,基金公司此时出手虽是营销手段客观上却可能低位买入。
还有一种情况,基金公司会买入旗下基金,即买入基金是为了激励投资团队。华宝兴业基金公司在去年通过代销渠道申购旗下的宝康消费品等多只基金共210万元,这些将全部用于基金经理的份额激励计划。这种安排能够激发基金经理的工作热情,普通投资者也能借此受益。
因此,基金公司出于何种原因购买旗下基金,对于投资者来讲信号不同。如果众多基金公司都相信市场已经跌无可跌,投资者不妨也试着跟进。如果基金公司只是为了稳定人心、为了卖出更多的份额,那么,投资者还是谨慎行事。■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