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给QDII一个中长期考量

发表日期: 2007-11-16 13:06:38  来源: 证券日报创业周刊  作者: 袁华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4日,以人民币计价发行的四只QDII基金净值均跌破发行价。其中,跌幅最深的已经超过7%。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董事总经理兼主席李晶估计,到2008年年底,在整个QDII资金中,基金系QDII至少占据四成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主力军。现在,主力前锋遭挫,不仅向投资者警示了风险,也向尚未获批的QDII后备军们提出了问题——重新审视QDII定位。

  2007年8月21日,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取得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资格,成为国内第一家获QDII资格的券商。但时至今日,中金公司的QDII产品仍处于待批状态。11月13日上午,本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远在香港公干的中金公司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李翰园女士。

  证券日报:据了解,中金公司设计的首只QDII产品,为非限定性股票型产品,由中金公司独立运作,主要投资于香港股票市场以及在亚洲其他证券市场交易的股票。这一设计的理由是什么?

  李:我们向监管机构报送的QDII产品将主要投资香港股市以及在亚洲其他证券市场交易的股票。

  中金公司投资于香港市场有一定的优势,这是因为,不少H股/红筹股股票当初就是中金承销的,所以,中金对这些公司了解比较多。此外,中金研究部的研究覆盖了绝大多数H股/红筹股上市公司,研究深度获得了市场认可,目前已经将中国周边地区市场纳入其研究覆盖范围。因此,在全球范围内,我们对亚洲市场的了解和研究,还是有一定区域优势的。

  证券日报: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呈现加快趋势。瑞银董事长张宁估计,今后几年人民币将以至少6%的速度升值,您如何评价他的这一估算?在此背景下,QDII如何应对这一局面?

  李:中金公司对人民币升值的速度也有一个估算,但是,我本人不是研究汇率问题的专家,无法对这个数据发表评论。不过,我们也注意到,所谓人民币升值主要指对美元的升值,对欧元几乎没有升值。只不过,一直以来,我们更关心美元,而美元确实贬值比较多,所以,对人民币升值感觉比较深刻。

  从中金的QDII设计上,我们的QDII产品着重挑选了中国周边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的国家或地区的市场进行投资,重点关注这些市场中与中国经济增长密切关联的行业和个股的投资,这些地区的货币也在升值过程中,相当程度上能够降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损失。

  那些受益于人民币升值的行业和公司中,有的是主营收入来自中国,有的是生产基地或主要终端市场在中国等等,我们将通过选择合适的高增长性的投资标的来应对人民币升值。

  证券日报:那有否汇率对冲策略的安排?

  李:没有。事实上,基于汇率风险而做的对冲,成本很高,也只能对冲掉一部分风险,对于我们这样的产品来说,是不划算的。

  证券日报:QDII产品在中金公司的地位如何?

  李:中金的QDII产品是股票型产品,从风险收益特征上看,是中高风险,高收益。中金公司从2004年以来,开始着手准备QDII,在平台、投研人员、技术力量等方面都做了很大的投入。从服务客户的角度来讲,QDII产品给我们的客户提供了一个新的投资选择,特别是对中金的高端个人客户而言,这个产品是全新的。对于公司而言,也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现在中金可以为机构和个人客户,提供境内、外市场股票、固定收益类品种的全方位的投资管理服务。

  证券日报:具备QDII资格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对QDII投资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您认为,中金公司是否也会面临人才不足的问题呢?

  李:由于历史原因,中金公司的人才中,储备了一批既熟悉国际市场,又了解国内市场的投研人员,我个人认为短期内不会出现你提出的这个问题。

  证券日报:您对港股与A股市场的风险如何看?

  李:这是两个不同的市场,投资工具、交易规则和投资者机构都有较大差异。港股是个开放的市场,需要考虑的风险因素要多一些。

  证券日报:券商QDII与国内的QDII基金相比,有哪些不同?

  李:监管机构对券商和基金公司QDII产品投资管理人的人员要求是相同的。券商和基金公司的目标客户有较大的差异性。我们设计的产品是集合理财产品,最低门槛是10万元人民币,针对的是机构客户和个人高端客户,应该说与基金差别较大。

  证券日报:最近,QDII基金全面跌破1元,你对这一现象怎么看?

  李:QDII基金最长的运作时间也就2个月,短期内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还是在正常的范围内。我们讲股票投资,也包括股票型的基金投资,从长期来看,是可以获取长期稳健收益的。QDII产品从其设计理念上就是一个为国内投资人提供一个多元化的投资选择,有助于投资人分散风险,但是,它的观察期应该是中长期的。

  证券日报:那么,多长的区间可以才可以算中长期。如果投资50年才能证明这项投资是否值得,似乎也不太现实?

  李:从境外的情况来看,一般来说,3至5年可以算中长期。国内市场看得短一些,不过,我个人感觉至少也应该是18个月。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