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基金之商场版本 八佰伴年终套利通道解密

发表日期: 2008-01-24 16:31:10  来源: 理财观察  作者: 陆子骥
  2007岁末,12 月31 日, 气温零下2 度,有风。

  上海浦东八佰伴商场。

  低温、寒冷没有阻吓抢购的激情。

  这缘于“满500 送300(购物券)”这样一个乍看之下并没有太大吸引力的商场活动。

  不过,由于“黄牛”的参与,这个寻常的活动释放出了不一般的威力:300 元的购物券,240 收购,250 卖出,转手就是10 元的无风险利润。

  疯狂的套利

  “购物券要不要?”“购物券卖不卖?”

  还不到八佰伴,即有手持大把百元大钞的“黄牛”上来骚扰询问。“黄牛”为上海话中对于各种掮客的通俗的称谓。

  本刊了解,顾客购买满500 元的商品所获赠的300 元购物券,黄牛一般240 元收购,然后250 元卖出,转手就赚10 元。其中的套利链条是:“商家——顾客——黄牛——顾客——商家”。

  这还不是通道的尽头。

  本刊亲眼见一位顾客以15 万之巨款收购黄牛手中的购物券,去购买不参加优惠活动但可以购物券购买的金饰品和名表。

  事实上,由于购买购物券本身大约有不到20% 的折扣,购买购物券支付的人相当于用折扣价格购买了没有折扣的商品,特别是贵重的奢侈品或者贵金属。

  本刊观察到,平时成交清淡数万元一只的卡迪亚手表已经被抢购一空!

  本刊还发现,购物券的价格并非一成不变。2008 年1 月1 日凌晨一点,商场套利气氛达到高潮。

  因为可能出手不掉的风险加大,原本应该下降的购物券成交价格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匪夷所思地上涨了。同时,黄牛之间弥漫着商场最终会回收所有在顾客手里的券,回收价格是270 元的传言。

  瑕疵的机制

  表面上,八佰伴满500 送300 的政策是导致这场疯狂的源头,但是,实际上这只是说对了一半。

  因为,此前的八佰伴有过类似的年末活动,而且其他商场亦有其他的让利促销,但是都没有激起如此的疯狂场面。

  本刊首先分析了本次八佰伴促销活动的规则,同时比较了2006 年八佰伴的让利活动,以及同期上海百盛进行的另外一个年末促销活动,发现规则的变化是导致本次疯狂的最主要原因。

  依据上表,从表面看,2007 年八佰伴的让利水平是甚至不高于同期的上海百盛,只是比八佰伴2006 年的年末促销活动略为激进而已。

  例如同样是A 类商品,2006 年八佰伴是240 送120 元(最高折扣比例为67%),2007 年则是A 类产品满500 送300(最高折扣比例为62.5%),同期的上海百盛是满199 减100(最高折扣比例为49.75%)。

  这仅仅是表面现象。实际上,由于购物券赠送和使用规则的改变,套利的通道被进一步打开。

  比如:八佰伴本次促销不存在单柜商品购物限制(即所购商品必须在同一商家的产品才可以换券,如果采取单柜商品购物限制,则增加了获得购物券的难度),还有大量的小额商品便于顾客一次性消费凑满500 的倍数(例如New Balance 柜台提供68 元的袜子,甚至还有最低38 元的商品)。因此,这些规定使得本次到八佰伴的顾客能够最大额度,最为灵活地获得商场的优惠购物券。

  另一个变化是,尽管有诸多的专柜并不直接参加本次商场活动,但却接受当天的购物券消费。

  本刊对当时商场内部所有的商品进行了分析,分为一类商品、二类商品和三类商品。但是因为三类商品不参加活动,也不接受购物券,和本次套利绝缘,因此,本刊重点分析前面两类。

  一类商品为参加活动,并且接受购物券的商品。主要是2、3、4、5 楼的商品,其中服饰占大头。

  这些产品的价格存在一定的水分。例如笔者选中一个皮包,该皮包报价为1800 元。而同样款式型号的皮包在一周前,南京路某商场的价格是1300 元。

  再如,对于一些稍有知名度的商家专柜,即使价格和平时一样,但是都是旧款的商品。

  二类商品为不参加活动,但是接受购物券的商品。主要是1 和7 楼的商品,包括家电、黄金饰品、名贵手表和部分的一线品牌服饰。

  这些商品可以用券购买,并且价格上还显公道,比如一条某一线品牌的围巾,原价1800 元,当天报价为原价的8.5 折(1500 元左右),笔者以250元/ 张的价格从黄牛手中买进5 张价值300 的购物券,最终折算下来,实际购买价格相当于原价的7 折左右。

  这些商品是顾客套利主要目标。

  本刊观察到,这里面有两种套利情况:第一种顾客收购购物券,去购买价格比较合理的二类商品,由于购物券基本上8.0-8.3 折之间,因此顾客获得了实惠;第二种情况,顾客在购买二类商品之后,第二天选择去退货,一般可以获的全价的9 折,和获得购物券的成本比较,这之间存在一个价差,特别是对于单价很高的商品,例如高档手表,以及黄金制品,利润相当可观。

  四类套利者

  疯狂的年末盛宴中,“黄牛”不是唯一的套利者。根据本刊观察,其实有四类人从中获利。

  首先是黄牛,他们也是最明显的套利者。

  上海人的精明成就了“黄牛”这个一吊诡的职业。2007 年12 月31 日,整个商场充满了一大把手握百元大钞,口齿严重不清,夹杂上海口音的“黄牛”。

  第二是公款消费的顾客。31 日当天,八佰伴所有商品无论用钱,还是用购物券购买,发票价格仍旧是原价。这为公款消费提供了天然的套利机会。笔者就碰到一男士用从黄牛手中用8.3 折换取的购物券购买了价格昂贵的摄影镜头,并声称可以凭发票到公司报销。

  第三是提前知道回收消息“内部人”。

  就在笔者购物完毕,于凌晨30分准备离开商场之时,仍旧有源源不断地来自浦西的士载着一批又一批的顾客来到八佰伴,因为按照通常的情况,临近商场结束营业,黄牛势必要低价出售手中囤积的购物券。这样,他们可以低价购券获得更多的折扣。

  但是,事与愿违。

  让投机客们匪夷所思的是,黄牛手中购物券不仅没有降价,反而上升。原来1 日凌晨1 点左右,黄牛们就获悉,商场可能以270 元的价格回购所有在顾客手里的券。而一些更早知道消息灵通人士则提前布局,获得超高的收益。黄牛们传言,7 楼的音响店一店员当天回收了近20 万的购物券,并笑称“这是商场给他的年终奖”。

  第四是看透规则的精明顾客。

  这些顾客从黄牛中以250 元(8.3折扣)大量收购购物券,由于出手的金额巨大,价格最低可以至240 元(8折)。

  收购完成后,再去购买前述之“二类商品”,例如金条、上万的名表等获得实惠,或者通过回购赚取差价。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