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岩石:适时推出平准基金 A股“救灾”刻不容缓
发表日期: 2008-07-06 18:27:55 来源: 华夏时报 作者: 吴君强
A股“救灾”刻不容缓 访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
7月1日,新华社发表“新华视点”文章,指出中国股市完全可实现稳定发展。据悉,该文面世,经过了慎重准备,层层把关,还经证监会高层亲审。但“救市”文章并没能提振股市,上证指数仍接连创下近16个月新低。本周,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适时推出平准基金,必要的话可以由国务院高层领导视察交易所,或许才能真正唤回投资人的信心。
《华夏时报》:本周股市连创16个月来的新低,市场一直等待政府救市,现在该不该救市,能否救得了市?
金岩石:救市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制度救市,比如继续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完善各项制度,制度性救市的最终目的是摆脱政策市的困境,将来不需要救市。
但如果说救市就是救指数,那么无论从经济学角度而言还是从事实来看,都没有一个政府能够做到。政府救不了市,但到关键时刻还是必须出面,因为政府有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责任。
《华夏时报》:如何才能“稳定市场”?
金岩石:首先要把政策不稳定性消化掉,股改进入后期,大小非解禁进入高峰期,这时新股发行、大额增发都应为大小非让路,同时要规范大小非的流通交易,控制好流量,保持资金的进出平衡,还包括改革其他各项配套措施。其次,当市场出现莫名恐慌时,管理层应该出来对市场进行“心理安抚”。
《华夏时报》:经过这轮暴跌,投资者信心跌落到历史低点,如何才能恢复?
金岩石:我建议,国务院高层领导出面,去交易所走访,就像看望雪灾和地震灾民一样,因为每只股票后面也有成千上万的“灾民”。不能简单认定,投资股票受到的损失是投资人自找的,投资人实际上是在为国家分担风险,为国民经济做着直接和间接的贡献。股市不但是投资人的股市,也是国民经济的股市。股灾、天灾都是灾,手心手背都是肉,要充分调动可调动的资源,稳定股市的资金流量和情绪。
《华夏时报》:我国台湾地区最近在考虑动用平准基金(国安基金)进行护市,越南也在考虑筹建平准基金,A股市场是否该考虑建立平准基金呢?
金岩石:当前上市公司利润出现了趋势性逆转,市场在牛市结束后出现了资金流动性的系统性失衡,这时我们应尽快启动平准基金,主动注入流动性,强化买方力量,使资金流量逐渐平衡。
《华夏时报》:平准基金多见于亚洲,成败例子都有,如果建立平准基金,应遵循什么原则?
金岩石:平准基金不能以赚钱作为成败标准。以盈利为目的,与民争利是错误的,这反而会滋生内幕交易。平准基金就是一个风向标,是稳定市场的工具,调控市场的波动。它的入市基础时点一定是选择在股市暴跌、确定发生股灾之后,标准就是政府对股市产生了担忧。
因为是救灾,平准基金只能买、不能卖。只有牛市确立,才可能在不影响市场的前提下,逐渐卖出。1998年香港平准基金成功狙击境外热钱,就是这样操作的。卖出是为了恢复基金的流动性,盈利也应该用做股市的制度性建设,所谓取之于市,用之于市。
中国平准基金的建立,还需要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等配套措施,但要不要建是一个问题,之后才是如何建的问题。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复制海外已有的模式。
《华夏时报》:你此前曾表示,熊市已来临,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
金岩石:股市的确已进入了熊市,基本面出现趋势性逆转,上市公司利润下跌,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减速,另一方面来自价格管制。市场可能止跌,但难以回升。根据中国股市牛短熊长的规律,熊市至少会超过3年,这轮熊市可能还要持续2年多。我不建议投资者现在抛出股票,相反,在熊市应该买入股票,等到牛市再抛出。入市的时机正在出现,投资者应准备入市,但不要急于入市,不抢反弹,逐步增持,长期抗战。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