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航:基金从业人员认购基金行为初探
发表日期: 2008-06-10 10:19:41 来源: 银河证券
基金公司的全体人员与投资者共同持有相关基金,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公担、收益共享。基金从业人员认购基金行为初揭示。
谁是成熟的、理性的基金投资者
如何投资基金,是一个全市场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并且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为此,基金公司的指责之声总是此起彼伏。对于公募基金的投资者,基金公司经常会指责他们不成熟、不理性;在专户理财业务放开之后,基金公司又开始指责那些大客户欠成熟、欠理性。那么,到底谁是理性的、谁是成熟的呢?作为总是指责别人的人,基金公司的从业人员也许应该具有成熟的理念、理性的行为。
基金公司从业人员的认购情况
截至6月4日,今年共有31只各类型今年发行的新基金成立,其中有26只基金披露了员工认购情况,25家基金公司的员工认购了自己公司新发行的基金,其中员工认购了A股市场基金的公司有22家,认购了QDII基金的公司有3家,1家公司的员工没有认购自己的新基金。
在认购了A股市场基金的相关基金公司里,具体公司的员工人均认购情况差距很大。既有浦银安盛、诺安、中海这些人均认购量过万元的公司,也有鹏华、嘉实、富国这些人均认购量不足千元的公司。根据分析,员工认购数量的多少与发行时间、基金类型等没有关联,只与公司成立时间的长短、公司旗下管理的基金资产总规模大小等有一定的关联。例如,员工认购量排名前3位的公司里,浦银安盛是新公司,浦银安盛价值成长是它发行的第一只基金,诺安、中海、兴业等公司成立的时间都比较晚,旗下基金资产总规模都不是很大。员工认购量最少的后3家公司是鹏华、嘉实、富国,都是市场上驰名已久的老10家公司,2007年末,旗下基金总资产的市场占比排名分别为全市场的第8、第14、第3位,这些公司的人均认购量低,也许与员工认购、申购了一些自己公司旗下的老基金有关。但是,由于市场缺乏这些方面的信息披露,对于员工购买自己公司其它基金的情况暂时无法了解。
在员工认购了自家QDII基金的公司里,也具有较为类似上面的情况,且具体基金公司的人均认购量差别也很大。华宝兴业基金公司的人均认购量接近10万元,银华基金公司的人均认购量不足5000元。
关于基金公司的员工认购情况,笔者进行了专项小型调研,有些基金公司在新基金发行的时候要求员工认购,有些基金公司则没有这个方面的硬性要求。总体来看,凡是要求员工认购的公司,员工的人均认购量都很高;反之,员工的人均认购量都很低,有的公司甚至是零。
从业人员的认购情况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今年以来,开放式基金的发行市场遇到了前所未有过的发行困难,尤其是在四月份以后,随着新基金发行数量的增多,新基金变得越来越难卖。而在这个敏感时期,基金公司从业人员对于这些新基金的投资行为,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榜样作用,尤其是在一些老公司里,没有硬性的认购要求,就完全看员工对于自家基金的认可程度。
一方面,基金公司的员工最了解自己的公司、自己的基金;另一方面,基金公司的员工又纷纷在今年以来这个开放式基金发行困难时期大力推销自己旗下的基金。如果部分基金公司的从业人员本着“成熟的理念、理性的行为”都只认购那么区区少量的基金,又如何能够说动投资者购买基金呢?如果员工对于自己公司的基金都没有信心,对于自己公司的基金产品不认可,投资者的信心又在哪里呢?
笔者认为,为了提升投资者对于基金的投资信心,披露基金公司的员工认购情况是一种很好的做法,如果能够把这个工作更加深入地拓展下去,在定期的信息披露中详细披露各个公司的员工对于自家所有基金的持有情况,可能会给市场一个更好的参照与榜样。这个做法,应该比那些高管激励、员工持股(基金公司的股份)等更有实际意义,因为这些都是无风险的收益,而员工“投基”则是有风险的。基金公司的全体人员与投资者共同持有相关基金,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公担、收益共享。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