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快速扩大规模的利与弊

发表日期: 2008-06-02 13:07:4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甘剑
  编者按

  目前,国内的基金公司已达到了60家,基金净值总额超过2.5万亿元。专家认为,基金规模的快速扩大给市场带来稳定的力量,但不可否认的是,基金快速扩大也成了基金公司心中的痛:一方面基金规模的扩大能增加公司管理费用、完善产品线;另一方,由于基金规模快速扩大,基金公司先前储备的人才开始显得“捉襟见肘”、发行等支出费用增加、基金公司之间恶性竞争也不断出现。本文将通过梳理基金公司快速扩大规模的利与弊,试图为基金公司在规模和业绩之间找出一个平衡点。

  我们常常听到基金公司高调宣布,为持有人着想,让持有人赚钱,却很少听到他们公开谈论要做大规模。其实,对基金公司来说,前者是因,后者是果,才是基金公司的真正终极目标。

  近两年,随着股票市场的大幅上涨,每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都得到了急速扩张,基金总规模更是从2006年年底的8000亿到2007年年底3.3万亿,一年之内增长3倍,同时也为中国证券业组建了一支超常规发展的机构投资者。但也正是这样一支占A股流通市值近三成的主力之师,在股票市场处于大幅下跌阶段中损兵折将,规模缩水近万亿,同时,其在市场调整之时的杀跌更反作用于市场,使得市场进入加速下跌和基金规模缩水的恶性循环。

  基金规模的增减与相关市场涨跌确是紧密相关,有人戏称“靠天吃饭”,这种状况中外皆概莫能外。但对国内基金行业来说,管理能力并未随着规模的超常规增长而相应提升,这一弊端更是在规模骤减之时被放大:一些基金公司为规模增长而付出的努力现在看来却成为其发展的桎梏,尽管这些曾经是他们引以为傲的资本。

  比如趋势操作,在牛市中频繁换手获得的业绩回报在熊市到来之时突然变得苍白,而一时的业绩暴涨引发的规模扩张更像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根本无法经受些许风浪,净值下跌从而规模缩水。道理很简单,管理几十亿的基金和管理上百亿的基金并不是简单的累加,基金并非越大越好,激增的规模在熊市中反而成为基金致命的缺陷。

  畸形的投资者实践教育同样在击溃由规模积聚的信心。一些基金公司为了迎合投资者喜欢低净值、害怕高净值基金的心理,推出了分拆、大比例分红等持续营销手段。这虽然短期促进了基金销售,但当市场出现巨大波动,这部分新进投资者便成为市场下跌的损失者,同时也成为了怀疑基金的急先锋。而从更长远来看,这种方式利用并强化了投资者对高净值的恐惧心理,这在误导投资者的同时最终将影响到整个基金业的长远持续发展。

  或许牛市中基金持有人较少具有分辨能力,但经历过牛熊转换的洗礼之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应该已经具备了鉴赏力——哪一家基金公司的产品值得自己持有,哪一只基金的风格更适合自己的需求。这对一些基金公司来说,可能并非好消息。

  当规模缩水之后,每家基金公司都在寻找对策。规模就是由业绩和份额两个变量决定,而业绩的表现会对份额的变化起决定性作用。我们认为,业绩增长并不是以大幅超越比较基准为目的,业绩增长更不是过山车般的突涨巨跌。大幅震荡会证明基金操作的短期化,并进而引发赎回,造成规模的减少。避免上述系列恶果,需要投研、风控、市场等部门的配合,更需要基金公司坚定并践行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投资者教育在任何时候都非常重要,尽管牛市是其最好时机,熊市反而是其收获的季节。但对一些基金公司来说,现在反而显得更加紧迫,原因即是现在已经是“补课”的最后时刻。现在,由于一些持有人无法信任基金的长期投资,波段操作等股票投资手法同样进入了基金投资领域,这使得一些基金陷入了业绩开始回升赎回反而猛烈的怪圈。因此尽管目前在股市下跌过程中基金赎回并不明显,对于一些基金公司来说,现在反而需要防备净值回升时出现的赎回。

  因此,我们更愿意看到一个“做优做强”的基金业,“优”代表投资者教育水平和公司治理机构,“强”代表基金的投资研究力量、理念和方法的贯彻始终。至于“大”,则不过是“做优做强”后的水到渠成。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