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为何成为下跌助推器

发表日期: 2008-04-28 11:26:3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甘剑
  随着近期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A股终于暂时跳出了压抑已久的氛围,以一种井喷的激情大幅攀升至3557点。而在几天前,沪指盘中击穿3000点。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市场不断传出QFII"抄底"大获成功的新闻,同时拿来作为对比的是,基金不断做空,尤其是在3000点附近依然大量出货的"笑谈"。

  笔者认为,对于QFII是否成功抄底的事实无法作出判断。QFII由于不公布季度报表,从公开信息中很难发现他们的操作行为,仅从个别所谓的疑似QFII大本营的营业部数据来证明QFII整体抄底,难以让人信服。

  尽管也有数据显示部分基金在3000点时大易买入,但基金整体近期不断抛售股票,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基金行业在当下属于较为透明的行业,季度公布的报表和每周甚至每日整体席位资金的流向都清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根据刚刚结束的基金一季度报表显示,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平均仓位降幅为3.68个百分点,混合型开放式基金的仓位降幅为3.53个百分点,封闭式基金的平均仓位降幅则达到17.39个百分点。近期基金整体的表现延续了一季度的状态。有关数据显示,4月23日之前的5个交易日,基金席位净卖出沪市A股72.745亿元,近10个交易日内,基金净卖出271.872亿元,近20个交易日内,净卖出则达424.528亿元。持有A股流通市值四分之一的基金整体,近期的表现无疑充当了市场下跌的"助推器"。

  基金为何成就如此尴尬的角色?有业内人士认为,基金近期分红需要大笔的现金头寸,而抛售股票是主要原因之一,但分红说并不能得到市场的完全赞同,尤其是在一季度之后,基金依然不断出现整体净卖出。

  事实上,基金作为单边市场中天然的多头,在市场出现转势下跌当中无法规避风险,只能被动卖出股票,而其庞大的资金量又会对市场产生冲击,从而陷入一次恶性循环。而这其中,不少基金之间依然存在"羊群效应",上涨时扎堆持股,共同分享收益;下跌时争相降低仓位演变为相互砸盘,以求净值下跌速度低于同行。

  业内人士表示,基金行业已经成为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一些基金经理在无法看清楚后市走向的时候,只有看清楚同行的操作,跟随加仓也跟随减仓,在对比业绩的时候才不至于被拉开太远。同时,在年初的时候,多家基金公司在谈到投资策略之时,表达了对波段操作的兴趣,而波段操作成功的前提是找到合适的投资标的并且踏准节奏。可以想象,在已经过去的4个月当中,这几乎成为无法完成的任务,因此也就会不断出现基金 "多杀多"的现象。

  这是一种典型的机构操作散户化倾向,其频繁进出加剧了市场的波动,熊市中的股指于3000点之下,牛市中推股指于6000点之上,而"价值投资"成为了熊市中无奈的声明或牛市中标榜的口号。

  另外,还有人认为,当前基金杀跌与现在基金经理普遍不成熟有关。笔者对此并不完全赞同,不仅是因为这些基金经理当中也有相当多的佼佼者,同时上述基金行业的操作弊端不能用人员年轻来解释。但我们也确实可以看到,由于市场好转,基金业近年大规模扩张,一些经验相对缺乏的基金经理上岗,他们没有经历过一次完整的牛熊市场转换,当牛市中膨胀起来的规模面对市场转熊的时候,规模管理出现问题、操作思路无法从单一牛市思维迅速转向多维熊市思维,于是成为下跌-抛售-再下跌循环中的局中之人。

  相对QFII可以通过境外市场对冲风险来说,基金目前还无法享受这种对冲的通道,这在目前是一种缺憾,但人们同样会问,6000点附近基金谈价值投资,为什么在3000点这种价值却荡然无存?

  市场是最好的老师。经历过几次牛熊轮换的基金经理或许能从容面对困境,经历过此次非常规大跌考验的基金经理或许开始真正领悟价值投资的理念、风险管理的精髓。基金行业规模已经有了大的发展,基金投资决策人的思路同样需要完善,也只有这样,基金才不至于时常成为股市上涨和下跌时的放大器。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