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开放棋至中盘正是整固之时
发表日期: 2008-05-19 09:22:26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甘剑
在中国基金业区区十年中,外资血液从第五个年头就开始了源源不断的注入。
十年中,60家基金公司的先后成立,记录着中国基金业的历史;五年内,30家合资基金公司诞生,书写着中国基金业国际化的进程。2002年12月,第一家合资基金公司问世,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履行WTO承诺开放金融服务业、迈向国际化的第一步。如今,合资基金公司已占据中国基金业的半壁江山,在近3万亿的资产规模中占有四成的比例。基金业已作为证券领域同时也是整个金融服务领域开放程度最高的行业。
此时,基金业开放该如何迈出下一步。第一个需要考量的问题即是外资股东对合资基金的业绩贡献,以及对中国基金业整体发展的影响。
我们认为,外资对中国基金业发展起到最突出的提升即在公司风险控制。合资基金中的外资股东都为国际知名的金融机构或集团,他们有着国际成熟资本市场浸淫几十年的经验,经历过多次危机的考验,国际化的视角给予了他们全方位控制风险、管理风险的能力,而这是国内金融机构所无法比拟的。
坚持不懈地进行投资者教育则是合资基金公司另一个突出的表现。在监管层不遗余力的推动下,基金业已经全面展开了投资者教育的活动。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合资基金公司在这方面走得更早、做得更好。当然,这也是外资股东方多年市场经验的总结,他们清楚地知道基金和持有人之间的关系。在亚太区从业20多年、被称为“亚太区基金之父”的裴布雷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有时会听到一些人抱怨投资者如何不成熟,但在我看来,教育投资者以及提高公众的投资意识是基金行业必须承担的责任,用不着去抱怨别人。”
产品创新则是合资基金公司另一个比较优势。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警惕通货膨胀的上升,合资基金更倾向于向投资者出售一个如何解决的方案而不仅仅是一个基金产品。随着合资基金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了解深入,借助外资股东已有的强大产品研发平台,产品创新也正成为其开拓市场的一把利器。
合资基金公司在给中国基金业注入新元素展现新气象的同时,也有一些方面受到市场的诟病。比如一些合资公司高层人员变动较为频繁,再比如由于对中国内地市场环境了解不够,投资理念的冲突表现为投资策略和投资方向的偏差等等。业内人士对此的解释是,中外资双方仍然处于磨合阶段,外资力量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细究起来,可以发现,上述现象多发生在股权主要集中在外资的合资基金公司中,外资持有股份比例达到最高限的49%,同时处于相对控股地位。而一些取得较好成绩并具有较强品牌效应的合资公司,外资比例虽然也有达到最高限,但内资单一股东或一致行动人持股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而在股权结构之争的一角之下,真实的冰山体积庞大:中外资方在企业文化的差异,进而到投资理念、管理机制上出现不“兼容”;本土化操作上的某些优势与外资股东相对控股后的管理强势无法有效调和,从而引发管理层动荡,最终反而严重影响合资公司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外资方给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所带来的雄厚的资金、完善的风控体系、先进的管理经验、丰富的全球市场投资经验,但也应该看到,中国的基金业毕竟只有短短十年历程,中外文化和投资理念的融合交汇于基金业的开放当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摩擦。为什么不同的股权结构安排会产生反差明显的效果?如何使得外资的优势完美地融合进中国基金业的壮大过程中去?这就需要我们冷静看待、理性决策。
笔者认为,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但对外开放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基金业对外资开放的比例从33%到49%,已经达到目前金融服务行业中开放比例顶点。基金业开放的速度以及经验堪为今后之借鉴,基金业的开放已成为整个金融服务业开放的试验田。
而现在从整个合资基金公司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来看,现在正是基金业开放五年之后的消化吸收阶段、内资外资的血液融合阶段,而这一阶段无法速成,更不可匆忙而就。
开放的目的是壮大本土基金业,开阔其视野,治理其结构,完善其机制,规范其行为。而留出足够的时间总结经验、教训,巩固前期成果,才能许基金业未来发展一个坚实的基础。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