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遭遇市场寒流 QDII出师不利待未来
发表日期: 2008-05-19 09:23:51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王艳伟
国内基金业一直在努力尝试“出海”,但事实证明,这条路并不平坦。在QDII基金涨跌起落间,基金公司已经在为赴境外设点作准备。
试点未现惊喜
2006年9月13日,华安基金率先试水QDII,华安国际配置正式发行。首只试点QDII产品是混合型基金,投资风格趋于保守,对股票投资有严格控制,规定“股票,包括H股、美国存托凭证(ADR)、全球存托凭证(GDR)、优先股投资的目标比例为收益资产净值的35%,最低不低于收益资产净值的10%,最高不高于收益资产净值的60%”。或许是受投资范围所限,华安国际配置自成立之后并没有出色的表现。QDII试点没有给基金业带来惊喜。
出海遭遇市场寒流
2007年7月5日,《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下称“试行办法”)正式实施。根据试行办法,符合条件的基金和券商,将作为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在境内募集资金,运用所募集的部分或全部资金,以资产组合方式进行境外证券投资管理。
试行办法实施后不久,去年7月26日,南方、华夏两家基金公司获得证监会和外汇局批复,具备了开展QDII业务的资格。
但当时QDII产品的境况并不乐观。截至2007年6月29日,华安国际配置的单位净值只有1.038元,但这距离其正式成立已过去近8个月。与内地基金相比,华安国际配置3.8%的收益率有些刺眼。此外,去年上半年多家银行推出的QDII产品,也没有获得很高的市场认同度。尤其当时A股市场持续走牛、人民币进入升值通道,部分市场人士认为基金公司涉水QDII比较冒险。
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投资者对新基金QDII的热情。
2007年9月12日,首只股票型QDII——南方全球精选发行,一天内募集300亿元。随后,华夏全球精选、嘉实海外中国和上投摩根亚太优势陆续发行,每只QDII都在一天内完成了300亿元的募集目标。至10月15日,首批4只股票型QDII基金发行总额达到了1200亿元。
但这样的风光并没有持久。当发行盛况犹在眼前时,基金QDII却遭遇了海外资本市场调整的寒流。美国次级债风波引发境外股市大跌,4只QDII净值无一例外随之大跌。
3月下旬,基金QDII净值跌到最低谷。3月20日,嘉实海外中国单位净值只有0.613元,南方全球精选0.761元,上投摩根亚太优势0.632元,华夏全球精选3月17日净值最低为0.708元。
带来宝贵经验
首批4只QDII出师不利,令随后几只QDII的发行情况大不如前。
工银瑞信全球配置于今年1月3日开始发行,原定募集目标为220亿元,但在30天发行期满后,只发行了31.56亿元。3月24日起发行的华宝兴业海外中国成长募集情况更加惨淡,只募集了4.63亿元。银华全球核心优选发行尚未结束,但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不过,无论成功与否,QDII终究为“出海”的基金公司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如今,基金业即将跨入境外扩张的新时期。日前,证监会发布《关于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在香港设立机构的规定》,允许基金公司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在香港设立机构,从事资产管理相关业务。香港机构可以采取分公司、办事处、子公司等形式。
据了解,已有QDII业务资格的基金公司,对于赴港设点比较积极。南方基金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公司对此早有打算,一直在积极筹划。
事实上,香港是目前QDII基金重要的投资市场,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已开展QDII业务的基金公司,在香港设立办事处,将为其QDII基金的管理和发展提供极大便利。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