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深人士皮海洲:新基金发行脚步宜放缓
发表日期: 2008-06-02 09:46:06 来源: 国际金融报 作者: 皮海洲
新基金的发行,一直都是管理层调控股市的一个重要手段。今年以来,由于股市行情的持续低迷,管理层更是加快了对新基金发行的审批速度。根据统计,去年全年新基金发行数量为40只,而今年以来已经发行了53只基金。其中一季度发行了27只新基金,二季度还没结束就已经发行了26只。迄今为止,已有32只新基金完成了发行,其他基金正在发行当中,以至目前的基金发行表现为“扎堆”现象。
管理层加速新基金发行以维护股市稳定的主观愿望当然是好的,不过,其客观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从目前新基金发行的现状来看,同时也是为了基金业的健康发展,笔者以为,新基金的发行节奏不妨放缓一些。
这对减缓新基金发行的压力是有利的。虽然今年以来,基金扎堆发行,但由于基金投资表现为一种赔钱效应,投资者对新基金的申购并不踊跃,以至于基金公司、基金公司高管和员工不得不出面认购自己公司发行的新基金。根据有关统计,截至5月23日,今年以来基金公司动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基金的总额达到9.7亿元,共涉及23家基金公司旗下的43只基金。而在一些银行的代销点,基金销售分任务、搞摊派的现象又卷土重来。
尽管如此,新基金发行的效果仍然不佳。与去年基金发行动辄上百亿元的发行规模相比,今年已经完成发行的32只基金的发行规模平均只有29.2亿元。这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数字了。因为,进入5月份后,基金规模更是表现为一种“迷你型”。如5月27日宣告成立的银华全球核心基金募集规模为4.17亿份,而银河竞争优势基金的规模更是只有3.70亿份。此前于5月9日宣告成立的天治创新先锋基金的首发规模更是只有2.48亿份,创下新基金首发规模的历史新低。因此,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一些新基金发行份额,有不少基金采取了延长募集期的做法。所以,面对基金发行的这种现状,放缓新基金发行的节奏是很有必要的。
正是由于新基金发行效果不佳的缘故,所以,投资者看到,新基金发行对于稳定股市的效果并不明显。尽管最近一个时期,新基金扎堆发行,但股市行情仍然难有起色,甚至表现为一种“稳步下行”的走势。在这种情况下,放缓新基金发行的节奏,对股市行情的影响将是非常有限的。一方面,基金扎堆发行带给股市的资金相对有限;另一方面,即便投资者要申购新基金,市场上还是有其他新基金在发行,并不影响投资者对新基金的申购。
不仅如此,放缓新基金发行的脚步,也有利于基金业的健康发展。经过最近两年的大牛市,基金规模急剧扩大,但与此不适应的是,基金公司在人员配备上明显跟不上基金发展的需要,最明显的就是基金经理的短缺。根据银河证券基金分析师发布的《基金经理变更影响分析》报告,目前国内1/3的基金经理管理基金的经验不到1年,一半以上的是2年以下,接近3/4的基金经理管理经验不到3年,其中有许多基金经理是“80后”出生,根本没有经历过完整的牛熊周期考验。而现任基金经理中,基金经理岗位从业年限在5年以上的仅有29人,仅占现任基金经理总数的7.5%。其中,从业年限超过7年的仅有7名基金经理,仅占现任基金经理总数的1.8%。由于大量的基金经理缺乏投资从业经验,这样一些年轻的基金经理们很难真正担起为基民投资理财的责任来。因此,如果继续盲目地发行新基金,不仅不利于保护基民的利益,而且对于中国基金业的健康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