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是神:只有熊市才能看出基金经理真正实力

发表日期: 2008-05-12 20:03:34  来源: 理财周刊  作者: 张学庆
  提要:基金经理也仅仅是在高效率的市场中运作的人而已,优秀基金经理人毕竟是极少数,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要看重基金公司的综合实力。

  基金从去年到现在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考验。2007年基金以骄人业绩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统计显示,2007年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分别实现了128.25%和102.93%的净值增长,而基金规模也高歌猛进,突破了3万亿元大关。基金经理也成为投资市场的英雄,在很多投资人眼中,基金经理无疑是市场赚钱的神。

  但随着大盘从去年四季度调整开始,基金的业绩也快速下滑,基金认购的火爆场面昔日难回,基金变身为滞销商品。随着业绩的下滑,基金经理也走下神坛,以往的牛气烟消云散。

  基民困惑

  面对基金净值的大幅缩水,基金持有人深感痛苦与困惑"为什么基金不早点减仓,基金经理出众的市场判断能力哪里去了?"基金经理对此也深感不安。"一季度市场形势转变之快和跌幅之深,均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基金经理坦言,"大盘和个股的走势只有在事后才知道,在事前是很难预测到的。"

  其实,去年的业绩虽然亮丽,但与沪深300指数相比,跑赢指数的基金凤毛麟角,大多数主动型基金仍然未能战胜被动型基金,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并没有达到完美境地。不仅在中国,美国的共同基金收益率在大牛市期间也严重滞后于指数,仅有1/6的股票基金收益率超过了市场回报。

  "基金经理把握市场的能力一定要经过牛熊的双重考验,也许只有经过一轮熊市,才会知道谁是真正的市场领跑者。"一位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说。

  因此,基金经理在牛市中无论多么牛,也只是暂时的胜利,而面对去年四季度以来股市的大跌,基金经理还能表现出超凡的管理能力吗?

  在这轮下跌行情中,基金净值全线缩水,基民大肆被套,基金业绩表现出现较大分化。从短期看,基金经理的市场判断和操作能力对基金业绩有较大影响。

  一味追高

  由于多数基金经理始终坚持牛市思维不变,在市场大幅下跌后,仍然认为市场趋势未变还会继续走高,并保持高仓位。5000点上方追高、3500点下方杀跌的基金行为遭到了市场的质疑:基金的"专家理财"为何不灵了?。

  事实上,股指突破5000点后,市场看空者认为,市场风险已经积聚,市场估值也在高位,"中国A股股票太贵了。"境外投资者发出感叹。但仍有基金经理认为,中国是新兴市场,估值高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中国经济增速快。他们没有看到中国经济存在减速的可能,因此继续采用多种营销手段,忽悠投资者购买基金,以此扩大基金规模,造成源源不断的新资金进入,在股指高位时更推高了指数。特别是在营销基金时,很少有基金对投资者充分揭示市场风险,而往往以过往的业绩暗示基金的辉煌还会延续。

  职业道德缺失

  如果说,一些基金经理缺乏经验,操作上的失误是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基金经理违反职业道德,建立"老鼠仓"就难以让人谅解了。中国证监会于4月21日公布了对基金管理公司从业人员唐建、王黎敏"老鼠仓"案的处理决定:在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各处罚款50万元外,还对两人实行市场禁入。这是证监会对基金"老鼠仓"开出的处罚第一单。

  基金"老鼠仓"基金经理利用其在基金公司所任职务的便利,利用非公开的基金投资信息,先于有关基金买入同一公司股票,为自己及其亲属牟取私利。通过利用投资者的资金拉升自己个人已经买入的股票,是对投资者利益的损害。很多人相信,基金"老鼠仓"不会仅有这两起,只是有的没有被发现而已。

  机制需要完善

  无论是追涨杀跌还是"老鼠仓"问题,无不说明来自市场运行机制的缺陷将会给市场带来更大的风险。

  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规模迅速扩张,已经占据了接近50%的流通市值,如果计算特定的蓝筹公司中基金的持股相对集中的情况,这种持股比例集中度将更高。如有的上市公司的持股结构中,基金持股比例超过90%,这种结构实际上会放大市场的波动幅度,在市场上涨的阶段放大市场的上涨幅度,在市场调整阶段放大市场的下跌幅度。

  这种状况对于监管者也提出了挑战。如何监管基金公司的流动性风险,防止在可能出现的市场调整中有个别基金公司出现流动性风险而难以满足赎回的要求。如果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可能就是整个行业的风险,而不仅仅是单个基金公司的风险。基金公司面对流动性风险时,在现有的金融体系中,是没有一个像银行体系的中央银行一样的最后贷款人角色的。现在部分基金公司的持股集中度相当高,特别是一些新的公司,管理的资产迅速膨胀,投资上也相当激进。如何管理资产快速膨胀中的流动性风险,是整个基金行业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而对于"老鼠仓",按现在刑法无法追究责任,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甚至其它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也有可能建"老鼠仓",也一样难以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单靠行政处罚,而没有法律制约,就很难对"老鼠仓"形成震慑作用。

  经济学家巴曙松指出,从国际经验看,教育中小投资者当然重要,但是基于中国的基金群体的快速扩张,以及日益增大的市场影响力,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者教育更为重要。当前中国的基金公司中,基金经理团队学历高,专业素质也提高很快,从总体上为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十分优秀的、有号召力的优秀基金经理,但是也有不少基金经理缺乏完整的市场经验,不少基金经理所管理的资产,动辄数百亿元,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大型企业的负责人管理流动资产的规模。如何以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手中管理的资产,不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放大的散户,是机构投资者教育的关键内容。

  优秀基金经理是极少数

  话说回来,基金经理也仅仅是在高效率的市场中运作的人而已,不能对基金经理抱有太高期望和太多苛求,投资者要寻找到出色的基金经理是不容易的。正如美国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所说:基金经理人中绝大多数属于以下类型:心智平平的基金经理人、愚笨迟钝的基金经理人、懒惰懈怠的基金经理人、溜须拍马的基金经理人、懦弱犹豫的基金经理人以及各种各样盲目从众的随大流者、因循守旧的老顽固、死板照抄毫无主见的模仿者等。

  优秀基金经理人毕竟是极少数,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就更要看重基金公司的综合实力了,包括投研团队、风险控制、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实力,而不仅仅看基金经理有多牛。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