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基金:一座稀缺的金矿

发表日期: 2007-12-22 15:59:15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作者: 宋锐
  我是 2001 年开始买基金的,当时好像只有封闭式基金。 基金推出时,众多媒体齐声叫好,主要观点是"基金是战略投资者"、"基金是专家理财"。当时基金有好几类,研究了一番,我觉得契约型基金的操作策略跟我的性格类似,于是,我拿了 2 万多元进去炒。 第一次买了汉兴和景福,各买了10000份。买了仅仅3个多月就分红了, 两种基金共分了3400多元。当时真的好高兴,之后,我将操作重点放到基金上,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基民。

  然而,始料不及的是,从首次分红后,2002年起连续几年,基金再也没有分红。 在股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基金也难独善其身,基金市值也不断走低,由于大势不太好,对手中的基金我开始动摇了。2005 年股市开始止跌,这时我注意到,在基金中,景福跌得非常惨,我就选择了景福基金。2005年7月,景福跌到0.42元,我想, 买基金已经到了最佳时期,即使这样,我还等到景福基金二次探底成功才以0.45 元买入10000 份。 这时,我感觉到购买基金的最佳时期已经来临,就坚决持有,因为我对这些基金太熟了, 它的风格就是我的风格。俗话说,擒贼先擒王,谁跌得最惨就有可能是基金的龙头。景福基金在资本市场低谷这几年虽然跌得不像样子,可一旦时机成熟,我相信该基金仍然是领头羊。在该基金0.5元时,我又买入20000 份,以后,我分别在几个价位买入该基金, 共计40000份,平均价位不到0.7元。

  今年,股市大幅上涨,我的基金已经上涨了2元多钱,有人劝我见好就收,把基金卖掉换成股票,可我对基金充满了太多期望,就一直捂在手中。我坚信,牛市格局一旦形成,这种趋势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其次,封闭式基金已经多年没有表现的机会,基金经理们不会错过这种大行情。

  从长远来看,封闭式基金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而且随着不断的"封转开",现有的封闭式基金将成为一座稀缺的金矿,身价会越来越高。伴随着高折价率、年度分红、股指期货等因素的刺激,封闭式基金作为估值洼地的效应也会日益显现。在市场高位震荡、累计风险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封闭式基金是战略性建仓的好品种,长期持有,利润丰厚。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