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延群和他的团队

发表日期: 2008-05-07 10:28:16  来源: 上投摩根
1、基金一季报显示,上投摩根基金平均仓位为80%,高于市场平均水平,高仓位是否出于对后市的乐观?
对后市的看法:在市场经过巨幅的下跌后,很多优质股票对长期投资者来说已进入一个有价值的阶段。在中国经济增长仍然较快的背景下,我们会坚决持有一些基本面有把握的股票。
特别强调:组合稳定性其实更多的反映出团队对所做研究的信心。买入后则长期持有,较少考虑市场因素,也较少进行时机选择。
今年上半年之所以大跌,是因为去年很多人在买股票时并没有站在卖股票人的立场去考虑,并不清楚自己买的股票到底该值多少钱。我们认为真正重要的还是公司的经营状况,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是企业的价值,如何给予一个正确的定价。

2、上投摩根保持长期业绩领先的秘诀是什么?
上投摩根基金对业绩的要求是每年都跻身同类前1/3,这个要求看似不高,其实很难做到。举例来说,过去3年间每年度都位居前1/3的基金不到五只。
上投摩根基金更重视基金的长期收益,坦率的说,这点说起来比较容易,但真正做起来还是比较困难。因为毕竟现在市场变化快,市场短期诱惑非常多,基金经理的压力也大,因此市场上很多基金经理会看得比较短。相比之下,我们看得比较长,研究前瞻性在市场做得比较好。我们长期坚持投资理念,避免高换手率。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分析的话,能够从这些短期波动中长期持续的赚取超额收益的投资者是非常少的。真正给我们组合带来超额回报的上市公司往往是那些我们经过仔细研究并长期持有的投资品种。


3、上投摩根基金除了业绩排名出色以外,还有一个特点非常瞩目,即低换手率,如何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不会刻意追求低换手率,而是尽量使决策准确,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做每一个决策的时候都会非常谨慎,反复推敲。从以往的表现可以看出,上投摩根的总体换手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我们还是比较关注企业的基本面,选股更多依赖于深入扎实的研究而不是波段操作,市场中很多股票确实是有价值的,这才是一个更长久业绩的支撑点。上投摩根基金过往的表现证明,这样的策略是有效的。
我们可以做一个换算:用基金的的回报率除以基金的换手率,其结果就是每次换手对投资组合的贡献。其实就是表明你的投资标的是不是看得准。你可能换了十遍也没赚多少钱,也许这中间还有些换手是亏钱的。但是,如果你换的效果好的话,可能每次都会对你的回报带来正贡献。换手多并不是好事,一是会有交易成本,二是会有风险。因为你买了大量的股票,但是你可能来不及去研究。

4、公司自07年开始,几乎所有的基金都是双基金经理,是出于什么考虑?
公司基金到一定规模,我们引入了外方股东双基金经理的成熟制度,这一制度已在海外实行了多年,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基金本来就是团队行为,实行双基金经理制有助于把投资做得更细,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收益。可以规避单个基金经理投资操作上的失误。基金经理都是有些个性的,双基金经理的好处就是通过沟通,避免个人的性格缺陷给投资带来的风险,同时放大个人性格上的优点,使投资决策更全面,双基金经理制应该能产生“1+1>2”的效果。


5、人才缺乏一直是困扰各基金公司的一个问题,孙总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上投摩根是一家注重团队协作的公司,在坚持团队制度的基础上,给予个人适当的灵活空间,我们认为这样的制度安排是值得投资者放心的。
明星基金经理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更看重投研团队的合作以及产品线的构建。良好的投研平台和紧密合作的投研团队是基金公司做好投资的基础,每个明星基金经理成功的背后,其实是整个团队的实力彰显。上投摩根经常能够在一些大的投资决策中前瞻于市场,正是我们整个投研团队紧密合作,反复斟酌的智慧共鸣。
在选择基金的时候,投资者应该更多地关注基金公司的品牌和基金产品的是否合适自己。

6.对于市场此轮从6000点附近跌至2900左右的走势,您觉得最值得共同基金反思的是什么?
有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中国的共同基金其实比国际同行更希望更努力想取得好的回报。从结果可以看到,中国的共同基金长期持续跑赢业绩基准,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基金经理为基金持有人创造了很多额外回报,而国外更多是创造市场平均回报。
总结起来说,从05年底到07年这段时期,是市场行情、宏观经济、企业盈利的共同作用,在历史上非常罕见,涨幅和规模绝无仅有。这么快速的涨幅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其实主要是发展过快造成的。
市场涨幅大于市场预期的原因有这么几条:1、习惯性思维导致对宏观经济的判断缺乏应有的前瞻性。;2、过度乐观,包括卖方研究机构等在做盈利预测、经济预测时未站在特别客观的立场来评价现状;3、投资人缺乏对基金产品的基本了解,导致整个行业的资产规模巨大增长,对市场产生助长。
当今年市场宏观形式发生改变后,市场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大家由对宏观极度乐观到极度悲观,这个值得我们反思。我们评价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赢利增长的时候,还是应该基于长远考虑及客观立场。投资并非在一个行业或者一个经济体好的时候任何价位上都能买入一只股票,也不是在行业趋势开始减速的时候在任何价位都能卖出一只股票,投资远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投资是个定价体系,即使在弱的经济情况下,企业也是有价值的。所以今年的误区恰恰和去年相反,大家在对宏观产生一些担忧的时候就基本不考虑企业的估值,开始在任何价位都抛售股票,这就走到另一个极端去了,这忽略了一个专业的机构管理人基本的职能,就是给资产定价,而不是趋势投资。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