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投摩根总经理王鸿嫔女士的发言
发表日期: 2008-04-23 09:55:35 来源: 上投摩根
上投摩根总经理 王鸿嫔 女士:
我们自己相信,长期这个市场是向好的,无论是中国市场,还是国际资本市场我们还是看好,其中亚太市场会优于成熟市场。
今天各位也会有一些怀疑和担心,我们一个一个来交流。
第一个话题:美国股市到底了没有?
会不会有更坏的消息?我们最怕的是两种“惊喜”,一种是“我没有看到这么多赚钱的东西”,这是快乐的惊喜。我们最怕的是我们不知道的利空,现在还有没有,前阶段次级债的问题,为什么会影响这么大?包括高盛,最早去年提拔了坏帐,大家感觉差不多了吧?包括美国的联储会,包括美国财长专业的顾问,评估都说应该差不多了,市场也感觉应该差不多了,后来发现没有,原来几个地方的洞,还有很多洞,所以为什么市场又掉下来,因为整个出来的数字比预期还低,你会发现你没有清光。市场最怕的是你预期外的意外。如果各位注意,这段期间陆续出来的,包括像美林、花旗第一季的报告出来,美国市场没有跌那么多,为什么?刚刚讲了,市场怕意外。所有的分析报告说,我已经错估形式,信你的数据,分析师说应该到底了,但不是。第一季的财报,市场的分析都打得很低。第一季数字出来,包括美林、花旗包括JP摩根,JP摩根说比原来的预期低,为什么?因为市场有一个预期,市场预期你很差,可是你出来,好,换一个角度,我们常常用四个字,利空出击,最坏就这样了。为什么盯着几家大的看?大的有代表性,大的洞差不多补完了,就暂时性告一段落。所以美国次级债的问题在不在?组震告一段落。
接下来大家会担心,美国这次重伤这么多,其实并不光是次级债,和美国自身本身的经济结构体,包括景气的循环也来到一个需要调整的阶段,包括美国长期的美元这么低,包括你本身内部的经济等等,包括格林斯潘、包括索罗斯,都有一些比较悲观的预期,说美国进入一个比较长期的衰退期。会不会是一个问题?会。好处是什么?现在如果我们看美国占全世界经济的比重,他还是很强,但其他的经济体再起来当中,尤其是像亚洲、像中国、印度这些企业,事实上可以弥补一些美国在全世界GDP成长可能带来的衰退,全球经济过去仰赖美国和欧洲两个引擎,但这两个引擎有点老化。强不强?还是强,还是要带动,但老化了,要跑得快就需要新的引擎,就是新兴市场,包括中国、印度,还包括俄罗斯、巴西,这两个大家还在观察,像俄罗斯五分之一GDP增长来自卖油,而中国的产业比较多元化。所以是否担心?没有,因为我们看到新的希望。
第二个话题:通膨的问题。
我们知道这波的全世界商品价格的上涨,和新兴市场的兴起有很大关系,最大的成长动力来自中国和印度两个市场,而中国力道又特别强。两年前,可以看到国际上有一些文章讨论,谈中国的兴起,强大的基础建设需求,造成全世界的商品价格上来。在金属原料上涨之外,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因为政府做了很多正面的措施,大量的人口脱贫。脱贫就需要吃粮,吃粮的需求就上来了,再加上很多发达国家把耕地转成商业用地,不再种粮了,所以供需产生大量的不平衡。大的结构来自这个,这两个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通涨会对企业盈利有一些影响,是不是最坏的状况都出现了?可能还是会有,有一些企业,本身经营的策略并不是很好,比如说过去还是靠低土地成本、低劳力成本,但现在中国劳动成本、土地成本加上人民币升值,都不像过去,如果还是靠这些来做,包括国内的环保要求也提高了,如果还是想用旧方法赚钱的企业会被淘汰,也会被投资人淘汰,我认为这也许是一件好事,趁这个机会,把上市公司的体制做一些调整。
第三个话题:大小非是不是一个问题?是的,可不可怕?没有那么可怕。
大家觉得,这是中国独有的问题,可能是,但如果我们看全世界,股票是自由流动的,但举一个例子来讲,美国市场看起来最自由吧?去年年底我看到经济学人杂志上有一个统计,但美国的财富500强里面的上市公司中,有70%的股份事实上是不流通的,理论上这些股份可以在市场上卖,但是之所以不流通,是被一些家族、大股东长期持有。像花旗银行的沙特王子是大股东,这些股票随时可以在市场上卖。但是这些公司的股东,没有特别的战略问题为什么卖?国内的大股东,为什么要卖?卖给谁?他卖是要把经营权让给别人,一定有一些目的。所以我认为这短期会有一些影响,但长期看看国际市场的状况,你就不会那么紧张,不会感觉是中国独有的。短期不能说没有压力,但长期用比较健康的心态来看,你的心态就不会那么紧张。
小结:为什么我们对中国市场长期有信心?
小结一下刚才提到的问题,就中国整体来说,GDP成长还是会两位数以上,08年比07年的数字下来一些,但还在持续的上涨。如果股市能够长期反应经济。教科书上告诉我们,你合理的预期是什么?你投一个市场,大概用这个市场的GDP乘2到2.5,是你们的合理预期。但股市和经济是不是步伐都一致?没有,常常不会很一致,有时候超前一点,有时候落实反应。为什么我们对中国市场长期有信心?是来自长期的经济结构调整,出口方面,美国和欧洲的需求会预期平缓一些,或者是衰退。在中国的出口成长结构上,美国欧洲固然是主力,但我们更多元化,包含和非洲,包括亚洲区域内的出口也在成长。亚洲本身活力还是不错的。这些结构性的调整,我们还是有长期的信心。
三个投资建议:资产分散、时点分散、区域分散
我们认为不管是牛市或者熊市,要有三个分散。1、资产分散,不管市场再怎么好,你也不要买所有股票。市场再怎么悲观,也不要全部清空,资产要做适当的配置。2、时点分散。因为是振荡市,你做波段很危险,而且不容易赚到钱。所以我们强烈建议定投,这个方式看起来很傻、机械式,不需要什么高智慧,但事实上可以创造大师级的报酬率。索罗斯、巴菲特厉害吧?几乎可以说是“成精”了,但他们的年报酬率是多少?大概是20-30%,这样他就是富翁了。我们不用成为富翁,年报酬率可以做到10%到15%,这真的很好,不要小看这些收益。3、区域分散。我还是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QDII的观念、想法。
对亚洲市场,我们长期来说有一定的信心,但是今年表现不佳,我们不能装作没看到,我们要正视他,我们要评估他的风险。这段期间,也有很多投资人和我们交流、建议,当然也有很多的批评,我们都很感谢。我想再和投资人说明一下,我们每次在新产品的时候都会和客户说,我们的产品是什么,你买的是什么,我们不希望你买的东西最后的表现和你的预期有所不同。这个基金的外方顾问是我们外方股东在香港的团队,香港团队在亚洲市场有30多年的经验。这个团队一向以来采用的策略,过去30多年,证明是有效的,长期的绩效都不错,采取积极的策略。不仅是我们,现在在香港挂牌的亚太区的基金是159只,我们拿了过去十年年化报酬率最高的基金。基本上都采取的是积极的投资策略,同时也可以注意到,今年以来的这轮调整中,这几个基金都是跌得比较深。现在我们还没有办法说服去改变另外一个策略。整体来看,我们延续外方股东一直以来的策略,这个策略过去一直都是对的,都证明是绩效不错的。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