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市中基金投资应重平衡
发表日期: 2008-03-22 00:00:00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 郭楠
面对近期的大幅下调,投资者应该坚信中国经济的基本要素仍然能够保证经济保持较长期的增长,因而可以在大跌之后买进。但在品种选择方面,需要寻找更好、更抗跌的基金品种。QDII产品、债券型基金也许是分散风险、平衡收益的好途径。
QDII机会
QDII基金建仓于2007年A股市场屡创新高之时,但是不幸赶上了国际股市和A股市场的一起回落,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日益加重,“港股直通车”难行,使得几只QDII基金从成立以来亏损达30%。
QDII遭遇滑铁卢有着一定客观原因,系统性风险是一方面,基金经理过于激进,将A股快速建仓的手法照搬,忽略了两地的差异性也是一个方面。
但是,随着港股调整的逐渐到位,在中国经济及公司盈利仍将较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加上香港可能出现的负利率环境,将形成对港股的支撑,并给QDII基金带来投资机会。
理柏中国研究主管周良认为,激进型的投资者应降低一些A股基金仓位,购买一些QDII基金,这是分散风险、平衡收益的途径。
在面对美国经济减速,如果通胀水平又居高不下,美国经济政策将陷入“两难”境地。这是美国长期的经济干预造成的。现在全球经济形势愈发严峻,类似于70年代的滞胀隐忧浮现在投资者心头。对于进取型的投资者来说,在股票配置上应该减少发达国家的资产配置比例,提高新兴市场的配置。
周良很看好QDII基金,因为它提供了参与全球投资的可能性。由于QDII产品大都投资于海外中国股票,而海外中国股票估值明显要比A股估值低。将来随着国际资本流动变得更加容易,它们之间的差价一定会缩小,投资于估值低的海外中国股票,从长期来看,优势一定会体现出来,投资者可以因此获得超额回报。
债券型基金被看好
面对目前复杂的金融环境,一个全球投资者,首先可以去配置一些固定收益资产。随着投资者整体的风险厌恶程度在升高,增加这部分资产的配置,将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
中国2月份的CPI 创11年来新高,通胀风险在日益加大。债券型基金被认为是能够打败CPI的重要投资品种之一。理论上中长期债券投资收益率应该高于CPI,欧美等国家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债券型基金投资历史都证明了这一点。从国内来看,2007年全年CPI上涨4.8%,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等债券的收益率则在4%~8%,再加上新股申购的投资收益率,投资债券基金应该可以让居民跑赢CPI。
债券型基金的超额收益来源之一是参与新股申购,今年股市大幅调整,债券型基金的打新收益虽然达不到去年30%那么高,但至少可以达到10%左右,这也是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债券型基金受市场欢迎的原因。国金证券2008年的基金投资策略报告中,也建议投资者将债券基金作为定期储蓄的替代升级。
抓住基金风格
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应该注意抓住基金风格。由于中国基金业发展速度太快,近年来,尤其是牛市中,基金经理更换十分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判断一只基金风格的连续性十分重要。周良认为,基金公司投研团队没有形成梯度,所以面临人力资源的瓶颈。决定一只基金的风格看两方面,一种是看基金经理本人,另一种是看公司的投研团队,有的大型基金公司,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明星基金经理,但公司整体投研力量强大,具有影响力,这种情况下即使更换基金经理,基金风格也不会产生太大改变。所以在买基金的时候应该更加注意基金公司投研团队的整体力量。
德胜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认为,基金经理风格的因素在下跌行情中对基金的抗跌性影响十分突出。基金经理风格包括两部分:持股偏好和操作风格,前者看基金经理是否主动去调仓位,后者体现在周转率等指标上。基金本身的风格很难转型,既要考虑基金经理本身的投资偏好,也要考虑基金规模的限制,所以一些传统上重仓大盘蓝筹的基金,很难转向中小盘成长风格。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