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避险功能显现 大摩曝光QDII设计要诀
发表日期: 2008-03-08 12:12:43 来源: 华夏时报
申购自家公司旗下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这在基金业界已十分普遍。但最新的一次申购,却与以往有很大不同。
3月7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以910万元申购旗下上投摩根亚太优势股票基金,这是目前为止,基金公司申购旗下QDII基金的第一单。
基金公司为何会申购净值已跌落20%的QDII基金?这是否暗示机构投资者已闻出建仓良机即将出现?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中国证券市场主管李晶近日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强调,相对于去年内地投资者对QDII产品的热情高涨,现在才是一个更好的买入时机。
在李晶看来,前期出海的QDII基金之所以表现不尽如人意,与当初产品设计时考虑不周或有关联,而实际上,QDII产品在设计时大有学问可言。
建仓良机即将出现
在去年下半年QDII基金发行阶段,基金公司几乎都在大力宣传QDII的避险功能,即它能规避A股高估值所带来的风险。
然而,从去年10月中旬到今年春节前,QDII基金净值跟随海外市场大跌迅速缩水,目前,4只QDII基金净值徘徊在0.8元左右,浮亏都在20%上下。
但出人意料的是,原本差强人意的QDII基金却在2008年农历新年后,收获了意外"惊喜"。
2月13日到28日,A股市场在再融资等多重影响下大幅下跌,国内开放式偏股基金净值平均下跌3.51%。同期,4只QDII基金单位净值全实现增长,其中,上投亚太增幅最大,达4.62%,南方全球和嘉实海外的上涨幅度同为3.37%,华夏全球上涨幅度也达2.12%。QDII基金终于在这段时期跑赢A股基金。
"迟来"的避险功能似乎开始扭转QDII基金在投资者心中的形象。据上投摩根市场总监朱戈宇透露,上投亚太自打开申购赎回以来,一直处于净申购,进入3月以来,日申购量在1000万元左右。
南方基金副总经理许小松也透露,旗下南方全球近期也略有净申购,最近几日申购量基本在1亿元以内,总体较平稳。
在银河基金研究中心卞晓宁看来,从长期看,QDII基金是投资者分散整体投资组合风险的一个合适的选择。
李晶对于最近投资QDII基金非常乐观:"由于全球股市大幅下挫,我们注意到,中国内地的散户投资者已开始避险。但有讽刺意味的是,相较于去年第四季度这些投资者对于QDII产品的热情高涨,现在才是一个更好的买入时机。"
她表示,随着金融股坏账情况明朗之后,全球市场会重拾升势。
"无论是已经出海的QDII,或是即将投资国际资本市场的新QDII基金,都会面临一个良好的建仓好时机。"
在李晶看来,尽管今年一季度市场会继续波动,但当所有不明朗因素均扫除后,A股与H股会在第二季度回稳,然后再整固往上爬。
"我对A股和H股这两个市场都保持正面看法,不过,H股表现预计会比A股优胜,而最佳的建仓机会将在二季度出现。"
设计初始的绝妙
不过,记者在不少证券营业部调查发现,许多已购买QDII基金的投资者依然对前期QDII基金的表现十分不满,他们表示,一旦这些基金盈利,就会考虑赎回。
对于首批4只QDII基金不佳的表现,李晶向《华夏时报》记者暗指,这与产品最初设计时考虑不周或有关系。
她强调,在设计一只新的QDII基金产品时,基金经理必须清楚了解市场情况和投资者的需求,为产品敲定一个明确的投资主题。这个主题可以体现在投资的市场、投资的概念、投资的方法等方面。
在李晶看来,4只QDII基金投资的市场均集中在香港和其他亚太区股票市场。
"这些市场关联性很大。当其中一个市场出现波动时,其他市场难免会受到影响。QDII基金应该更广泛地把投资组合分布在不同地方,其管理者也需要具备灵敏的市场敏感度,在不同的市场寻找投资机会。"
李晶举例说,最近当A股、欧美、澳大利亚等股市都出现下跌时,巴西和俄罗斯股市的表现却令人赞叹。
记者注意到,2月18日至2月21日,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跌幅为0.5%,香港恒生指数跌幅为2.2%,而巴西圣保罗IBOVESPA指数和俄罗斯RTS指数都有4%左右的涨幅。
李晶强调,QDII基金在设计产品阶段,除要考虑地域上的不同市场分布外,还应留意不同类型的市场区分。
"在整体股票行情不好的情况下,基金经理可以更改投资策略,把资金从股票市场转移到商品市场上,例如玉米、大豆、原油、黄金等商品和贵金属,都具备很高的升值潜力和抗跌性。"
李晶建议国内的QDII基金管理人可以通过与其他海外投资公司交流,引入这些跨国投资者的投资方法。
例如,在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可以设立保本及汇率避险机制,通过期权等衍生工具的运用,将汇率风险等基本规避。此外,QDII产品还可与外汇、黄金等投资结合,成为结构型产品,以进一步分散风险。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