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募慈善基金蹒跚起步

发表日期: 2008-03-01 10:48:36  来源: 华夏时报  作者: 赵岩
  明星、香槟、广告、闪光灯,这一系列的元素总是和慈善晚宴结合在一起。当然,企业老总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因为他们总是最后的“中标者”。在去年姚明与纳什出席的某个慈善晚宴上,汇源老总朱新礼以360万的天价成功拍得两张奥运会开幕式门票成为标王,续写了老板约等于标王的传奇。

  “在每年的明星慈善夜上,我们明星的任务不是出钱拍东西,而是想办法把钱从企业家们的口袋里忽悠出来。”一个明星慈善晚宴的筹办人近日对记者笑言。然而在国内,目前这种靠民营企业家单纯捐一笔款项就了事的慈善方式正在面临改变。

  非公募基金受青睐

  让牛根生广受争议的老牛基金会、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的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奥康总裁王振滔的慈善基金会……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由民营企业家捐助的非公募企业慈善基金正在中国企业家内部积极流行。他们通常自己出钱做慈善,然后自己组织人员运作慈善项目并具体实施,相比之前简单的慈善义举,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正在思考如何让捐款渠道更加合理和效用最大化。

  在这之前,中国的慈善机构大多是政府做“娘家”面向公众募集资金的公募基金会,比如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等。最初,大部分民营企业家捐助的善款也大都直接拿给这些慈善机构,由他们具体操作实施慈善项目。

  但是当捐助的资金额度越来越大,不少白手起家、深知赚钱之难的民营企业家开始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使用善款,再加上中国红十字会“审计风波”,“希望工程”造假等事件对公募基金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作为香江集团的总裁,翟美卿所经历的路程正是目前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都走过的路程,在完成了前半生的财富积累后,慈善事业成了她的主要事业。然而,事情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捐钱出去有很多可能并不是被用于慈善,很难分辨,但是也不好意思拒绝,结果该帮的帮不到。”翟美卿说,在中国,一个企业捐助了第一次,往往很难拒绝第二次以及更多,各种社会组织都会找上门来。

  于是,越来越多行善的民营企业家开始尝试寻找一种新的慈善方式——设立非公募慈善基金。

  与之相适应的是,有关设立非公募基金会的法制环境也在不断健全。2004年2月4日,国务院第39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允许私营企业设立非公募基金会。而2005年6月,国家民政部批号“001”的中国首个国家级非公募基金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私人捐赠制度化的开始。

  理财是门大学问

  虽然慈善基金会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赚钱。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就曾经认为,不应把财富零零散散地分给大众,而应以设立企业的方式来管理财富。合理投资——高额回报——部分收益用于慈善,剩余收益和本金继续投资。受捐助团体也必须达到预定目标,基金会进行定期考核,作为下次捐助与否的依据。其结果是,慈善基金会每年都致力于慈善事业,慷慨解囊,但其资产不但不见减少,反而逐年递增。

  作为国内首个以民营企业家个人名字命名的非公募慈善基金会,王振滔慈善基金会的发起人、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显然已经意识到理财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一个基金会的良性运作,关键是要懂得投资,能够把基金不断做大,发挥出它最大的效益。

  同样,作为南都房地产集团老总同时也是南都公益基金会发起人的周庆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认为:“填写捐款支票不是慈善的全部。聚财和散财同样需要能力。我想得最多的是探索回报社会的最佳方式,我把它看作第二次创业。”

  2007年5月11日,民政部发出《南都公益基金会设立登记的批复》,这和他们当初预计的“2006年3-4月向民政部递交注册申请,2006年6月机构挂牌”的预期相去甚远。也正是这样的时间段,让周庆治感慨不已。“因为等待批复的过程比较长,我们正好错过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黄金时期,这是个损失,不过也正好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比较从容地对机构发展战略进行深入的分析。”很显然,如何理财,确保基金的“造血功能”是周庆治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

  当然,并不是每个民营企业家都有这个精力或者是能力来打理他本人所发起的非公募慈善基金。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方昱南就认为,出于基金保值增值的需要,资产的增值部分即基金的“造血功能”完全可以找专业的投资人来管理。“委托某个专业机构,是一种最为经济的办法。”方昱南如是说。

  至于理财的渠道问题,王兵认为:“国家新的慈善条例已经允许非公募慈善基金会将筹集善款的一部分用于投资,投资的部分利润再用于捐助对象。”王兵现在管理着华夏慈善基金,另外4个发起人分别是王兵在中欧商学院MBA班的同学:张朝阳、郭为、文鸣旭、李东生。“有我管着钱,总比去外面随便捐钱要好得多。”在这些同学的眼中,王兵的基金会显然更具有针对性。

  管理人才是瓶颈

  “其实,他们看中我的是我现在还算是人才,谁让这方面没人懂呢。”王兵对记者说,“我们这些人累死累活干三五年,等到培养出慈善专业人士,自己就可能会退出,让给专业化的人去操作。”在华夏慈善基金会上发生的事情,正在中国大多数企业基金会上普遍存在着,人才匮乏成为发展瓶颈。

  “基金会的这位负责人,首先要有爱心,然后要懂得经济、懂投资,能把善款善用,能够把基金不断做大,发挥出最大的效益。”王振滔基金会在创立之初就在寻找合适的人选,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乐观。王振滔对记者说,近几年他也在寻找CEO或者总裁来接替他的位置,他想尽快退休专门做公益。

  “管理运行一个基金会远远要比做企业难,”清华NGO研究所所长邓国胜同样表示,“因为企业主要是完成经济任务,仅是一个目标,而基金会要完成多重目标,其中要涉及经济、社会、政治等方方面面的关系。”据邓国胜的研究,国内的非公募基金会正处在初级阶段,大部分的非公募基金会都需要由企业注入资金,由于目前这个阶段还没有到专业化的程度,这时在人才招募方面应该需要找懂得操作公益项目,对项目能进行管理的人,在这个阶段找到既懂金融投资,又懂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人确实很难,“除非规模相当大”。再加上这样复合型的人才不多,“除非可以用高薪吸引”,但对当下很多非公募基金来说,有点困难。

  对于中国非公募基金会蹒跚起步,有些业内人士表示悲观,但是很明显,邓国胜并不这么看。邓国胜认为,欧美等国家和港澳地区的财富积累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企业家的财富已经传到了第三代甚至第四代,而中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不过是20多年的时间,民营企业家的财富积累仍然处于一个初始阶段,当他们的财富积累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自然会有更多的民营企业家加入到回报社会的行列。

  事实上,从目前众多的非公募基金会案例来看,我们会惊喜地发现,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们已经开始对慈善事业进行思考,他们的慈善行为由零散偶尔过渡到了自觉、有系统,从而使简单的捐款行为上升为一项事业。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