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专户理财是福还是祸

发表日期: 2008-03-07 13:41:05  来源: 上海金融报  作者: 胡煜
  前不久,南方、易方达、鹏华、汇添富、诺安、工银瑞信等9家基金公司对外正式宣布,成为首批获准开展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的基金公司。

  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基金专户理财不仅带来业务创新,拓宽业务范围,有利于多元化发展。同时意味着原本面向中小投资者的公募基金可以和私募一样单独服务特定投资者,市场主流的公募基金将由此转型为资产综合管理机构。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公募基金收益增长,也可能解决长期困扰公募基金发展的人才流动问题。毕竟监管层正式批文后,综合型的基金公司也能根据特定理财服务收取盈余提成。

  此外,长期来开放式基金助涨助跌的弊端备受诟病。5000万元的起点让专户理财基本锁定机构客户。这些资金基本以长线投资为主,利于市场稳定,一定程度弥补了公募基金助涨助跌缺陷。但一个问题随之出现:基金公司专户理财与公募基金业务之间可能存在“利益输送”问题。值得强调的是,当公募基金开始合法从事“私募基金”业务后,出现“利益输送”问题的可能性非常大:其一,“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无需向公众公布投资组合和收益,这让外界很难获取“利益输送”行为的直接证据,外部的监管落实将非常困难;其二,目前公募和私募基金经理的收入待遇差距较大,“最高20%”的投资收益分配比例显然对公募基金经理形成直接诱惑。尽管“利益输送”只是可能的风险,但警示着基金专户理财中可能出现的道德危机。

  对大额资金拥有者来说,基金专户理财的面世,为其在原有券商专户理财之外开辟新投资空间。相对于券商而言,基金更直接面对证券市场投资业务,其在专户理财方面的能力与经验,相比券商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外,专户理财不同于传统的公募投资和基金投资顾问,大额资金拥有者既能享受到基金专业理财的服务,同时具备较高的投资自由度,可说是上述两者优点的结合体。

  对监管层来说,一次性地给予多家基金公司开展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的资格,既是证券市场不断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也是结合当前特定市场背景所作的政策安排。而基金专户理财的面世,直接面对中小散户投资者。出于利益诱惑,基金经理或可以通过在公募和私募间进行买卖操作实现由公向私的“利益输送”。通过“利益输送”,基金经理能分享更多盈利。当然,有关“利益输送”的管理措施不在少数。包括《基金法》和之前公布的《办法》都明确规定基金公司应“公平对待”投资人。但遗憾的是类似规定的落实情况尚无法令人满意。更关键的是,一旦公募基金沦为“私募业务”的利益输送工具,将危害证券市场发展。公募基金是发展机构投资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若因“利益输送”问题的恶化而让公募基金的市场信誉受损,将直接影响证券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公募基金公司获准开展私募基金业务应置于更公开透明的监管之下。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募基金从事“私募业务”对监管层的监管能力和勇气提出了新挑战。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