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基金特批通道又拥堵

发表日期: 2008-01-31 00:00:00  来源: 国际金融报  作者: 陈辅
  债券型基金新年三连发,缘于监管层3个月之前向基金公司吹风提示,为债券型新基金的审批开辟绿色通道。而目前,基金公司送呈至证监会的债券基金新产品方案又多达10多个。
  债券基金若继续集中批发,无疑加重当前股市的利空气氛。不过从投资者角度看,当前有关银行“打新”理财产品可能被叫停的消息或许殃及债券基金,在这一重要不确定因素确定之前,借债券基金赶上新股申购这一低风险、高收益的末班车应该是切实选择。
  审批绿色通道
  记者从多家基金管理公司证实,证监会于2007年11月向基金公司传达新基金审批新政策:债券基金进入绿色通道,审批不用排队。
  事实证明,监管层兑现了这一承诺。去年12月,国投瑞银旗下债券基金获批,拉开了新基金审批的帷幕一角。今年1月,汇添富、广发、华夏旗下债券基金相继获批。
  “现在债券型基金审批很快,产品方案上报一周内证监会就给回馈意见。”某基金管理公司的产品经理对记者称。债券基金审批神速,与此相对照的是,基金业内普遍流传“新基金方案在证监会积压100多个”。
  据记者了解,多家基金公司早在一年前就上报了股票型或配置型新基金方案,而在最近一年中,几乎没有哪家基金公司未上报新基金方案。依据相关规定,每家基金公司一次只能上报一个新基金方案,但若算上需要审批的基金拆分方案,50多家基金管理公司累计上报的产品数量超过100个也不奇怪。
  一位新近上任的基金公司总经理在上周给记者讲了一个细节:老总亲自赴京拜访基金监管机构,醉翁之意当然在于要新基金批文。接待者提示这位老总注意相关负责人的办公室现场——各家基金上报的产品方案已经从办公室门口堆到案头。
  依据《基金法》相关规定,“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基金募集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和审慎监管原则进行审查,作出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不予核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照此理解,证监会应当在6个月之内给予基金公司新产品“发还是不发”的准信儿。2007年整整一年的牛市疯狂气氛改变了刚性规则,而债券基金因为特殊的市场背景以及债市大发展的既定路线而获“特事特办”待遇。
  据记者了解,目前尚未正式上报债券基金产品的基金公司,正加紧产品设计并加强与托管行协调沟通,力争高效通过审批绿色通道。
  或按账户打新
  当前情况下,债券基金的收益空间主要在于新股申购,而今年年初有关银行“打新”理财产品将受限甚至被叫停的消息,震惊市场中相关参与者。
  在历年来的证券投资市场,新股申购造成的“无风险、高收益”怪现象早就引起各方注意,但之前的声讨和变革想法,也仅仅停留在“想法”层面,从未付诸政策实践。
  某投资机构相关人士在与记者交流时提及,媒体报道并非空穴来风,有关方面确实已经开始讨论新股发行制度变革3种方案:一是由现行的按资金申购变为按账户配售新股;二是借鉴香港市场的“一人若干股”的做法;三是恢复按市值配售。
  上述人士称,他个人认为按账户配售新股的做法最具有可行性。以基金为例,一只基金产品一个托管户,银行管住托管行账户就可以。同理,保险与银行的理财产品均可以托管户为单位,限额配给。尽管银行理财产品不需要经过银监会的产品审批,但相应报备制度以及托管行账户的开立还是相当严格。
  记者未从其他渠道证实这一方案的可能性。但一个补充信息或许可以参考:已经具备债券基金品种的基金公司正在增加旗下债券基金个数。与股票基金相比,单只债券型基金并无规模控制的需求,新增债券基金数量说明什么呢?此处不妨考察一下各家公司申报债券基金的动力因素。
  去年12月,国投瑞银基金管理公司获批并发行“国投瑞银稳定增利债券基金”,而国投瑞银早先已有“国投瑞银融华债券”这一偏债型基金。
  今年,汇添富和广发获批债券基金,可以看作这两家年轻而绩优的基金公司积极扩充基金产品线,其债券基金顺利获批可以理解。
  华夏基金最近获批“华夏希望债券基金”,而事实上,华夏基金在2002年就已成立债券基金。此外,华夏基金与中信基金合并在即,中信基金旗下也有“中信稳定双利”债券基金。
  据记者了解,其他已有债券基金的基金公司一样积极申报债券基金新品。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普通债券型基金有24只,如果算上转型中的中短债基金,以及其他偏债型混合基金,债券基金总量大约有30只。
  债券基金最高可以20%比例资产申购新股,通过回购操作,实际参与“打新”的资金比例一般可高至40%。
  债券基金的“打新”亮点可以闪耀多久?本月获批债券基金产品的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称,“完全取消‘打新’不大可能,我们也在关注政策面的消息。”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