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铭:透过绝杀中集权证看监管

发表日期: 2007-11-20 14:32:56  来源: 金融界网站  作者: 曹中铭
  中集ZYP1毫无悬念地收在了0.01元的价位。

  中集ZYP1归零其实早就“命”中注定。上市公司中集集团股改时,没有向投资者送股、转增或派现,只是其时参与股改的流通股东每持有10股中集集团的流通股获得了大股东“无偿”派发的7份认沽权证,此股改对价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来讲可谓是“零成本”。事实上,大股东什么也没有付出,却获得了原先未流通股的流通权。

  中集认沽的初始行权价为10元,行权比例为1:1;调整后的行权价为7.30元,行权比例为1:1.37,主要是由于股改后的转增与派现所致。启动股改后,一轮大牛市不期而遇,中集集团的股价也跟随着股指一飞冲天。特别是进入2007年之后,中集集团的股价一直站在18元上方,即使是遭遇了“5.30”的大跌,其股价也没有低于20元,这对于行权价只有7.30元的权证,其命运可想而知了。

  权证阔别九年之后重回市场,显然是出于股改的需要。当年市场对于权证的疯狂炒作,相信监管层不会那么轻易地忘记,那么,既然此次推出权证这个股改的“副产品”,其T+0交易的特性、投机性等定然会被市场再次利用,事实也正是如此。

  如果说几乎所有的股改权证在上市初期经历了短暂的疯狂的话,那么其后归于沉寂也就没有什么意外的了,毕竟权证有交易时间上的限制,而且权证并不能创造价值。但是,监管层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的政策一出台,似乎又为权证带来了生机,特别是对于那些即将到期的认沽权证而言。

  自5月30日始,低价股、题材股暴跌与认沽权证中的“四朵金花”暴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也是其时市场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钾肥认沽权证为龙头,中集、华菱、五粮与之一起群起躁动。这四只认沽权证的涨幅与爆发力堪称惊人,短短的13个交易日,涨幅均在六倍以上。此“财富效应”的显现,又为其后认沽权证的表演树立了“榜样”。

  其实,钾肥认沽到期后,“四朵金花”中接下来将要停止交易的便是中集认沽权证了。但是,逐利性决定了介入权证中的资金不会甘于寂寞。9月25日、26日,中集认沽出现异动,两个交易日均被深交所三次临时停牌。而在9月25日,全天仅有39分钟的正常交易时间,权证价格却大涨54.15%;次日,中集认沽的正常交易时间仅为可怜的8分钟。受到监管层的特殊关照,中集认沽自此走上了“价值回归”的道路。

  为了防止钾肥权证闹剧的再次发生,针对临到期深度价外认沽权证普遍出现大幅波动、过度炒作的现象,深交所作出了新的规定。根据规定,自10月30日起,“中集认沽权证”的价格涨幅限制将根据其前收盘价格范围进行调整:(1)当前收盘价格在0.100元以上(含0.100元)的交易日,价格涨幅比例为10%;(2)当前收盘价格在0.010元至0.100元(含0.010元)的交易日,价格涨幅比例为20%;(3)当前收盘价格低于0.010元的交易日,价格涨幅比例为50%。11月15日,深交所再发通知规定,有关权证的原有简称前将增加字母“Z”代表最后交易日,同时去掉原简称尾数代表的序号,权证代码维持不变。

  为了防范权证风险,深交所用心良苦。不仅单独为某一交易品种出台条条框框,而且在剩下不多的交易日里几乎是全程“照顾”。当然,中集认沽最终没有逃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深交所采取的监管措施错了吗?似乎没有!笔者也只能说是“似乎”,因为毕竟其中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权证允许T+0以及单个交易日远远高于股票10%的涨幅,决定了权证必定是投机资金猎取的对象,也就决定了5月30日之后“四朵金花”的飙升,这一切均无可厚非,因为这是监管层制定的游戏规则。既然规则上存在漏洞,投机资金的趋之若鹜并不意外。意外的是,监管层一方面推出权证,一方面又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监控。如果说权证本身存在巨大的风险,那么当初就不应该以股改对价的形式来忽悠流通股股东。即使是参与股改的流通股东从权证中获取了收益,但证券市场本身玩的就是击鼓传花的游戏,后来者需承担其中的风险。让笔者难以释怀的是,股改完成了,权证却成了监管层唾弃的对象,颇有“卸磨杀驴”的味道。

  实际上,监管也要讲究“三公”。透过监管层对于权证的监管,笔者想问的是,市场的“三公”又在哪里?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