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车开通前 买香港基金去

发表日期: 2007-10-29 00:00:00  来源: 财经时报  作者: 崔帆
  在国内A股高位震荡,且基金净值急剧下跌的形势下,香港基金稳定的收益将逐渐成为国内投资者海外投资的理财新宠
  “你买基金了吗?”这已经成了眼下中国内地老百姓最流行的一句问候语。殊不知国内理财市场流行“炒股不如买基金”的这一理念,其实更适用于港股的投资。
  虽然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开展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试点方案》,开启了个人投资港股自由行的试点,但是面对陌生的香港资本市场,资金、时间、精力、专业都有限的个人投资者要想获得成功,并不简单。
  因此,有些内地投资者开始把眼光瞄准与香港股市密切相关的基金产品。《财经时报》获悉,新一轮银行系QD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产品的收益纷纷选择与香港基金挂钩,实际上,国内的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直接投资香港基金的方式,在静候“港股直通车”业务开放之前,更早抢得投资海外的先机。
  可以预测的是,随着挂钩香港基金的QDII热潮的形成,港股基金理财将逐渐成为内地投资者下一个投资新宠。
  QDII密集挂钩港基
  香港股市是一个全开放的市场,交易制度与国内A股市场有很大的差别,由于目前市场上的QDII产品多以挂钩港股为主,投资者大多对港股知之甚少,为规避风险,在静候“港股直通车”的国内投资者,已经开始有了购买香港股票基金的投资需求。
  在此背景下,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借“港股直通车”之名,纷纷推出了挂钩港股基金的新版QDII产品。
  银行系新版QDII产品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港基直通”概念投资于在香港注册的优质基金。
  《财经时报》解析近段时间市场上密集发行的新版QDII,得出的结果是,虽然银行系新版QDII都将募集的资金100%投资港股基金,但仍有各自的侧重点。
  例如,对比民生银行的“港基直通车”和兴业银行的“港股基金宝”发现,民生银行的“港基直通车”直接投资在香港基金市场表现优异的霸菱香港中国(欧元)基金,而兴业银行的“港股基金宝”主要投资于港股型基金组合,是FOF(基金中的基金)型QDII产品。
  正是由于QDII对香港基金的推波助澜,导致了香港基金管理业务的膨胀。
  据香港证监会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截至2006年年底,香港的基金管理业务合并资产达6.154万亿港元,比上年增长36%。截至2007年6月底,香港共有2001只香港证监会认可的基金,同比增加了33只新基金。
  而与国内基金市场不同的是,香港基金大部分都投资在海外市场,基金的种类非常丰富,由股票类到债券类,由房地产类到对冲基金,一应俱全,而投资的领域也很广泛,天然资源行业、休闲娱乐行业等各种新兴行业都包括在内。
  直投渠道解析
  既然香港基金已经成为内地机构投资者争相选择的投资新宠,那么个人投资者是否有机会可以直接通过港股基金理财,更可在“港股直通车”大规模铺开之前抢得先机,拔得头筹?
  答案是肯定的。
  “国庆长假”刚过,《财经时报》记者借赴港出差的机会,详细了解了内地投资者直投香港基金的流程。
  与国内购买基金不同的是,香港基金的销售渠道除了通过银行、基金公司外,还可以依靠独立的投资顾问中介来完成。
  香港大福投资咨询公司的沈小姐就是活跃在香港基金市场的众多财务顾问之一,他们作为基金的中介人,向基金投资者提供专业的投资顾问服务。
  沈小姐告诉《财经时报》的记者,国内的投资者要想直接购买香港的基金一点都不复杂,主要有两条途径。
  一种方法是在银行或证券公司直接开设港股证券账户后,通过网上申购的方式直接购买或赎回基金,其操作方法与直接操作买卖港股的方法如出一辙。(港股直接开户详见本报总第732期c2相关报道)
  另一种方法是透过沈小姐这样的投资顾问中介购买基金,国内的投资者只要通过传真的方式与沈小姐签订基金购买合同后,就可以买卖香港基金,而与前者不同的是,在签署基金买卖文件后,沈小姐会根据客户的资金、风险等综合情况设计适当的基金投资组合,同时还会定期向客户汇报最新的基金组合表现,并提供专业的投资建议。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