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基金“老鼠仓”
发表日期: 2007-05-18 00:00:00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 樊大彧
上投摩根基金经理唐建,因建“老鼠仓”而“有幸”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因内幕交易而被查处的第一个基金经理,16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正式发布公告,决定正式免去唐建担任的成长先锋基金经理及其他一切职务,并予以辞退,据说唐建已被有关部门限制出境。
一个多月以来,“上投摩根基金老鼠仓事件”不断见诸媒体,一时监管层震怒、小股民切齿。
■老鼠仓”比股价操纵危害更大
“老鼠仓”是中国股市的顽症。当年破产的南方证券、大鹏证券与“老鼠仓”横行不无关系,个人发财公司买单,资金黑洞由此产生。唐建的老鼠仓总共获利150万元,此次“上投摩根事件”不过是冰山一角,近日已有传闻———“北京、浙江、上海三地的至少三家私募基金涉嫌联手公募基金建老鼠仓”;现在的基金如果沦为过去的券商,后果会更严重———基民丧失信心,大规模赎回,基金被迫减仓,市场发生恐慌……
有业内人士认为,“老鼠仓”比股价操纵危害更大,这一说法不无道理。某些庄家大户散布虚假信息,利用信息优势、资金优势对证券价格进行操纵,尽管庄家相对散户具有明显优势,但它也要承担相当的市场风险,对市场大势的判断,对中小投资者心理的把握等等,一旦操作出现失误,或者发生什么天灾人祸,坐庄者就会套牢自己,所谓“炒股票炒成股东”,如果资金链出现问题,这位“庄”甚至有破产的危险。然而,除非被监管者抓住,“老鼠仓”几乎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因为有规模庞大的国有资金或者公募基金为他们买单,送他们获利出局。“老鼠仓”的罪恶可见一斑。
■基金公司在监管层的掌控之中
此次唐建“黑手”的被抓让舆论颇为振奋,并不完全是因为他干了多少坏事,贪了多少钱。正如一些媒体所说,“唐建事件是制度性改革的成果”。2005年7月,证监会明确了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各地证监局、两地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等各方的监管职责。今年,证监会又要求基金经理必须上报直系亲属的身份证号和证券账户,建立监控体系。证监会官员日前在记者采访时表示,与以往不同,现在的基金公司完全在监管层的掌控之中。
唐建的“黑手”被抓住了,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如何处理这只“黑手”———作为“被查处的第一个基金经理”,他的价值颇大。华尔街曾是内幕交易的天堂,“老鼠仓”的乐园,但现在“鼠情”已被严格控制,在美国,“老鼠仓”是严重的刑事犯罪,被定罪的基金经理除永久禁入外,“还要面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牢狱之灾”;美国证券市场监管部门,对举报者实施重奖,奖金可高达案值的10%,目前已发放奖金最高纪录为1000万美元。在我国经济领域历来有违法犯罪成本极低的“传统”,大家现在都在等待,这位被抓住的基金经理“第一人”将被如何发落,这个先例如果处理得好,也许可以提前挽救下一个以身试法者。
■“硕鼠”需监管机构更多关注
唐建这个典型是怎么被抓的?交易所从股价异动着手进行倒查是关键,2006年11月,“唐建在某日尾盘突然拉升新疆众和的做法引起交易所的警惕,监管当局因此向上投摩根发出风险提示函,并由上海证管办对公司进行了有关内部管理的现场检查”。而唐建“老鼠仓”的状况呢?“以其父亲和第三人账户,先于基金建仓前便买入新疆众和的股票”。无论是“尾盘突然拉升”还是用父亲的账户买股票,还有获利只有“区区”150万(因为基金经理的年薪通常过百万),这些操作都说明唐建的不明智和“不小心”。秘密会议、密码交流,以及动用巨额资金,真正的“老鼠仓”会这么干,这些“硕鼠”需要监管机构,需要媒体更多的关注。
新闻内存
老鼠仓的运作模式
机构在动用公有资金大举建仓某股票前,有关人员先用个人资金在低位建仓或向亲朋好友透露消息,在公有资金拉升股票到高位后,个人仓位率先卖出获利。由此模式可以看出,老鼠仓是一种利益输送的方式,它变相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转化为私人资产。这只“老鼠”如同窃贼。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