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基金经理尚志民:有所为有所不为

发表日期: 2006-04-21 11:15:33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 王磊
“我又得奖了吗?”当记者在华安基金管理公司会议室里见到2005年金牛基金获得者———安顺基金经理尚志民时,他脸上似乎还略带诧异。专心于自身的投资工作,对外界的褒贬淡然处之,这或许就是尚志民“有所为有所不为”心态的一种体现。

   经验积累是最大财富  

  作为1999年便成为封闭式基金经理的尚志民,在基金经理中堪称基金经理的“元老”,与他同一批的基金经理绝大部分早已离开基金经理这个职位。当记者问他对此有何感想时,他坦言:“作为国内管理共同基金时间最长的基金经理之一,我曾经受了牛熊市的洗礼,亲历了中国股市的多次变革,而这么多年的从业经历和经验积累正是我自身的最大财富。”

  由于目前国内基金业对基金经理的考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往往以一年的期限作为考评周期,为了令自己在业内站稳脚跟甚至得到重视,这种明显存在短期效应的考评制度,有时可能会令部分基金经理产生“赌”的浮躁心态。而尚志民对此却淡然处之,他认为自身已经完全可以适应当前基金业的整体环境,而这也同样与经验积累分不开:“这么多年的从业经历告诉我,一年的时间确实比较短,但不能因为这样就改变自己的投资风格,避免情绪化操作,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基金行业中立足。”

  “丰富的经验积累是不是也为2005年投资的成功埋下了伏笔呢?”面对记者的提问,尚志民并不否认,但他更强调管理团队的专业能力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心理素质过硬很重要,但只有在团队的配合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做到买股有信心,持股有耐心,卖股有决心。”

  投资体现平衡艺术  

  “基金安顺的重仓品种一贯比较稳定,没有出现大幅更换重仓品种的现象。除去基金份额规模较大的原因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记者的提问旨发尚志民对于自身的投资风格和投资理念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回顾2005年的投资,尚志民认为,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渐次推进,市场对A股未来的心理预期发生了积极变化,安顺增持了因股改因素而预期估值偏低的品种,并且提高了资源价值类股的配置比例。由于华安基金管理公司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的一贯风格,在安顺基金的组合中,有一批长期投资的战略性品种。正是基于对宏观经济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认识,2005年安顺在同行中较早意识到了航天军工行业的投资动力和持续成长性,并结合中观的行业竞争格局和进入壁垒分析,微观的公司跟踪研判,对该板块进行了较成功的配置。后期市场对“十一五”产业政策相关个股的认可与追捧,实际上也是宏观和中观层面提供了选股思路,未来这种重要性将越发显现,因此,安顺2006年将继续对产业政策趋势变化给予高度重视。

  根据基金契约合同的规定,基金安顺为平衡型基金,主要投资于成长型上市公司,并兼顾对收益型上市公司及债券的投资,在股票资产中,60%左右投资于成长性的股票,40%左右投资于收益型股票。对于价值与成长这一股市不断轮动的投资主题,尚志民表示并无特别偏好。只要不将价值投资当作投资价值,同样可以获得良好收益,因此在安顺的组合中配置了部分周期类公司。尚志民表示,将从资源价值的角度来评估此类个股。

  以智慧给投资者回报  

  在华安基金管理公司的网站上,记者看到了尚志民留给投资者的一段留言:“我们在一直寻找能够长期持有十年或以上的公司,也有理由相信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一定会有此类的本土企业出现。”寻找可贵的持续成长股将是基金安顺2006年的投资重点,尚志民认为对成长股的投资才是真正的积极防御策略。

  好公司往往未必是好股票,这几乎是所有基金经理曾经或正在面对的困惑。对此,尚志民有自己的判断。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及配套措施的完善,中国股市中,好公司同样也是好股票的概率将越来越高,但企业发展与市场走势往往不可能是同步的,好公司的存在并不能放弃对好时机的把握,这就需要耐心。2006年的股市将更多体现出结构性的上涨机会,因此,在某些时点上可能必须要对好公司进行一定的取舍,所谓有舍方有得。

  虽然记者不能断言尚志民的投资之道就是最具有智慧的,但基金安顺秉承的“以我们的智慧为投资者赢得回报”却是最让人安心的。记者在论坛上看到了这样的网友留言:“尚志民,安顺全靠你了,别走啊!”“我有安顺很安心。”

  看到这样的留言,一直工作繁忙以至于难以照顾家庭的尚志民应该感到十分欣慰,这或许也是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最大回报。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