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托管业务似晴还阴 求生存送免费托管?
发表日期: 2005-02-21 00:00:0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马莉
本报记者 马莉 北京报道
一旦托管业务价格战蔓延到基金,基金公司显然会从中渔利,利益的牺牲方必然是托管银行,且受伤最重、最早被淘汰出局的必然还是“难为无米之炊”的中小托管行。
“三极”格局
日前证监会公布了一年一度机构信息的统计结果,结果显示商业银行在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上已经呈现明显的“三极”格局。
工商银行继续保持着绝对领先优势,根据证监会公布的信息,截至2004年12月底,工商银行共托管基金40只,托管基金总规模为1147.02亿份,比同年获得托管资格的其他4家国有商业银行都高出一倍以上,在整个业务格局中可谓是一极独大;中、建以及交通银行则是眼下业务格局中的“第二极”,眼下不论从基金资产规模还是托管基金的数量上看,四家银行之间在该项业务上的差距无几,根据证监会公布的信息,这5家国有商业银行共托管基金146只,基金总规模近3000亿,占领了近9成的市场份额。
剩下10%的市场则留给了另外五家获得托管资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中,招商银行获得了250亿份的基金托管规模,为“第三极”中的佼佼者;而光大银行虽然在托管基金的数量上与招商相差无几,但在资产规模上显现出较大的差距;浦发银行2004年与嘉实基金公司合作,推出了我国第一只真正由商业银行提供担保的保本基金,在业务上颇有创新;而2004年下半年获得基金托管资格的民生银行,于去年底争取到了天治品质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托管业务,根据2005年1月13日天治品质优选的成立公告,募集基金份额12亿,同时也将民生的托管规模暂时锁定在了12亿。到目前为止,几乎与民生银行同时获得业务资质的中信实业银行,其托管业务尚未完成“0”的突破。
2004年12月6日,作为《基金法》六大配套规章之一的《证券投资基金托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正式颁布,托管业务门槛骤降为“连续3个会计年度年末净资产不低于20亿元,资本充足率符合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等条件,一直被“实收资本不少于80亿”挡在基金托管业务门外的商业银行终于等来了“开禁”的这一天,截至2003年底,所有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净资产均不少于30亿元,如此一来,国内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部分规模较大的城市商业银行均可望入围,托管行的队伍还将扩容,据记者得到的信息,证监会对华夏银行开展托管业务的机构、人员、办公场所、业务系统以及业务制度的现场验收早在半个月以前就完成了,华夏银行极有可能成为《管理办法》实施后首家获得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0”托管费
“托管是我们和银行谈判的唯一的筹码。”一位刚刚结束长假就外出忙于发行的基金公司销售主管说,托管门槛的降低,中小银行的加盟并没有改变基金公司排队等发行档期的局面,托管业务的技术难度并不高,业务正是托管与销售的联结,以及基金对于代销机构的高度依赖,才导致了基金托管向国有银行集中的局面。
尽管明知年底机构资金回笼,是销售的低谷期,但公司却不得不服从银行的档期安排,上述主管告诉记者,银行托管之争说到底就是网点之争,代销能力之争,在这方面处于天然劣势的中小银行的确是难以招揽生意。
已经占据三分之一托管业务的工商银行2005年伊始就推出了我国第一个基金持续营销的“基金定投计划”,在基金销售市场上工行显示出强者愈强之势。日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在资产托管业务上,降低托管费率已经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争夺客户,抢占市场和扩大规模的不二选择,甚至有商业银行承诺不收取托管费,不过这种情况目前大多针对企业年金,尚未出现在基金托管业务中。一旦托管业务价格战蔓延到基金,基金公司显然会从中渔利,利益的牺牲方必然是托管银行,且受伤最重、最早被淘汰出局的必然还是“难为无米之炊”的中小托管行。
根据天相系统统计,截至2004年10月底,当年新发行基金47只,首发规模达到1680亿元,按照基金托管费率0.25%计算,2004年至少为各个托管行带来约为4.2亿元的托管费收入。据预测,随着基金业务的扩大,今后基金托管市场每年将以新增1000亿元的规模发展,今后5年,证券投资基金托管总额将达到12000亿元,按0.25%的托管费率计算,将给银行带来30亿元的净收入。面对这一低风险、收益稳定的中间业务,银行之间又会引发怎样的竞争?
中小银行出路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优势是体制活,我们以推荐高端客户为主。”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基金托管部人员告诉记者说,对于不具备网络优势的中小股份制银行而言,向机构促销是其销售的主攻方向。而民生银行主销的天治品质优选基金就体现了这个特点,天治品质优选发行了12个亿,在眼下的市场行情中,民生银行的成绩单还是相当不错的,略早些时间成立的申万巴黎盛利强化配置和几乎同期发行的中银国际中国精选都是由工商银行托管,其首发分别只有6.97亿份和10.63亿份。
“民生银行为销售天治基金可以说得上是‘吐血’了。”某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作为民生银行托管的第一只基金,民生银行向自己的机构客户大量推荐才获得了这样的销售业绩,而天治品质优选基金的成立公告显示,有效认购户数为4385户,而发行规模与之相当的中银国际中国精选的有效认购户数为17,146户。
“现在基金销售针对机构投资者会比较多,从最近的销售情况来看,国有银行的销售优势也并不明显。”日前,民生银行金融同业部总经理严峻伟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这也是为我们的大客户介绍一些好的投资渠道与理财产品。”
“作为第一只基金这种方式还是可行的,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方式难以持续。”一位正在四处跑销售的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员告诉记者,一方面,银行能够动用的机构资源总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一旦市场不景气,机构投资者的资金被套,再次销售和持续销售就更加难以维系。眼下最让他苦恼的是,由于去年该银行销售的某些基金出现亏损,尽管赔钱的不是自己公司的基金,可是客户对于这些却不予理睬,“每天我都要忍受无数的客户抱怨”。
“这的确是一种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某银行托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倚重银行的模式已经进入瓶颈期,基金销售另辟蹊径日渐紧迫。
“中小银行资源有限,业务的开展还是有相当的困难的。”某基金人士告诉记者,中小银行开展托管只能看成是系统内部业务种类的一种完善。
托管银行门槛降低以后,托管银行数量势必增加。“未来托管银行的数量还会缩减。”某业内人士分析,毕竟银行在人力、物力,尤其是电脑系统上的投入都非常大,如果银行开展托管业务,却不能形成规模,收益也就难以保证,从国际经验看,托管业务越来越集中在大银行手中。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