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瞄准金融业预示着什么

发表日期: 2008-04-14 09:40:20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作者: 郑焰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这一被称为“资本之王”的群体正试图夺回宝座:在次贷危机风雨飘摇之际,他们把收购的目光投向金融业。

  无疑,风头正健的主权基金们并没有这么做。亿万富翁Joe Lewis甚至在贝尔斯登身上损失惨重。那么,在所谓次贷危机的末期,PE能取得成功吗?

  他们似乎已做好了准备。TPG已向Washington Mutual注入70亿美金。该公司是PE领域久享盛名的老大哥(此外还包括Apollo和黑石),它曾被报道与花旗集团谈判,试图从后者抢购价值120美元的杠杆贷款,却正受困于该银行在次贷危机中遭冻结的资产负债表。这一交易据称将由花旗集团于4月18日公布。

  上述交易至少凸显了两个事实。首先,私募股权基金运行的环境已经改变。流动性过剩的市场、公募到私募的交易,非常容易的借贷正让位于压抑的价格以及受限制的杠杆比例:TPG正运用自己的20亿美金去取得Washington Mutual的少数股权。

  另一个事实是,即使在当前市场上,仍然有很多资本需要寻找机会。资金仍然在净流入。2008年第一季度,美国PE基金募资额较去年同增加了32%。

  高风险债券是杠杆收购被压抑后,不断收紧的众多领域之一。尽管Carlyle 集团凭借其固定收益基金在3月间的规模增长,走出了尴尬局面。但Carlyle本月仍宣布关闭旗下一只规模达14亿美元的基金。而与高风险债券联系颇深的Apollo,则于4月8日透露了其上市计划。

  那些专注于表现不佳的金融领域的基金们,自去年起就吸引了大量资本的注意。这无疑是个变革。银行事实上已经被高度杠杆化,所以他们一度被认为不符合传统的私募股权收购战略,因为其可能含有大量债务。但是鉴于借贷成本越来越高,这一铁律也在软化。并购狂热支持者们目前已经把银行称为“前杠杆化”。

  私募股权基金们把除了价值以外的其它因素,也放在了衡量平台上。的确,作为金融业的内部参与者,他们很多时候能获得额外的好处。

  在与花旗集团的谈判中,被认为包含了对TPG、Apollo与Blackstone(黑石)的杠杆贷款。而TPG的创始人——David Bonderman,非常了解Washington Mutual,在其董事会也有发言权。相对于缺席而言,PE公司甚至更适合购买债务,这可以让它们以较便宜的价格获得控制权。毕竟,市场的底部,是投资人可以为自己做的事情,而不用付高额的管理费。

  显然,过于健忘的金融业,已经忘记了私募股权收购对于促进企业运营的真实价值。“尽管杠杆倍数下降,私募股权收购可以通过改进公司运营方式以促进行业回报。”BCG咨询公司的Paul Mullins表示。而这一现象甚至在去年夏天以前就广泛存在。BCG分析了32家在次贷风波前曾经被欧洲的PE基金购买并出售的企业,超过半数的价值提升来自于更高的出售价格。

  尽管PE基金的金融收购战略能否在这一充满变数的环境中取得成功,仍然存变数,但金融监管者的神经却已非常敏感:TGP已被报道要求向Washington Mutual的管理层保证,并不会运用他们掌握的股权来取得控制权。而这显然违背了私募股权收购的本质。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