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业两年走完美十年增长路 三大问题需调整
发表日期: 2008-02-12 15:01:46 来源: 同花顺网
据《商业周刊》报道,受股市行情走高的影响,过去两年里中国内地基金市场异常火爆,进而推动了资产管理行业的迅猛发展。不过,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存在部分结构性问题,基金行业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才能在未来继续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
对于内地资产管理市场来说,过去两年取得的成绩相当惊人。以共同基金为例,2006年1月时,中国内地共同基金持有人数约有2000万,总值约为500亿美元;而到了2008年1月,共同基金持有人数已经超过1亿,资产总值约为4500亿美元。据统计,美国共同基金总量由1000亿美元增长至1万亿美元花了10年时间,也就是说,美国用10年时间完成的增长幅度,中国在短短两年内就完成了。资产管理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股市的飞涨,平均来说,股票类基金回报率约为127%,其中最高的超过220%,平衡式基金的平均回报率也接近100%。近来,全球股票市场低迷对中国股市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到1月底,上证综合指数与去年最高时相比下跌了近30%。不过,专家认为,尽管最近股市出现了一些调整,但中国市场以及新兴的资产管理业的未来前景仍然相当看好。最近一项研究预计,到2015年,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总值将超过1万亿美元。
然而,专家指出,在看到基金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中国资产管理业存在的几大结构性问题。首先,过分依赖于股票的投资组合容易造成巨大波动,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相对不够成熟的情况下。投资组合过分偏重股票是中国资产管理中非常突出的特点,在中国, 94%的基金是股票型或平衡型,后者通常投资股票的比例也高达70%至80%。而在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和固定收益型基金所占比例接近40%。第二,资金管理队伍发展与产业迅速发展无法配套。受收入等因素的影响,基金经理人跳槽率非常高。为此,部分基金公司还制订了双经理制度,以确保投资管理工作的稳定。在最近的采访中,很多基金公司的高管都将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基金经理作为企业在2008年的头等大事。第三,投资者对基金的了解仍非常有限。过去两年里基金超高的回报率催生了大批毫无市场经验的投资者,研究表明,在亚洲,基金经理劝说首次投资的顾客购买一支基金平均只需花费45分钟。在中国这一现象更为突出,2007年,超过一半的基金在开售首日就被认购一空。大批投资者排队抢购,银行和资金管理公司很少能有时间向客户介绍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情况。此外,中国很多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很不固定,2007年年初资产规模排在前10位的基金中,有50%的投资者在当年年底即撤出资金。
专家认为,尽管经历了近几年的飞速增长,大部分资产管理从业者特别是那些中小型的基金公司尚未掌握如何在现有的市场大环境中合理管理资产。未来中国资产管理公司将面临不少挑战,他们需要认真应对市场风险、吸引和留住人才、打造品牌优势以及开辟更多销售渠道。他们还需要适应新的市场发展,如QDII产品的出现等等。分析指出,如果说2007年对于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辉煌的年头的话,那么2008年将是自我调整的好时机,资产管理企业需要认真审视自身发展,重新定位,进而实现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增长,也只有那些能够经受市场波动挑战的资金经理人们才能适应未来资产管理业的发展要求。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