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瑞银瑞福分级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与《托管协议》中相关“基金资产估值”条款的公告

发表日期: 2007-09-28 08:46:44  来源: 同花顺网
国投瑞银瑞福分级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一)《基金合同》的修改如下:
第十六部分基金资产估值
1、“二、估值日”
原表述为:“本基金的估值日为相关的证券交易场所的正常营业日。”
现修改为:“本基金的估值日为相关的证券交易场所的正常营业日以及国家
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对外披露基金净值的非营业日。”
2、“三、估值方法”
原表述为:
“本基金按以下方式进行估值:
1、已上市流通的有价证券的估值
上市流通的股票,以其估值日证券交易所提供的收盘价估值;估值日无交易
的,以最近交易日的收盘价估值;
在证券交易所市场流通的债券和权证,按如下估值方式处理:
(1)实行净价交易的债券按估值日的收盘价估值,估值日没有交易的,按
最近交易日的收盘价估值。
(2)未实行净价交易的债券按估值日收盘价减去债券收盘价中所含的债券
应收利息得到的净价进行估值;估值日没有交易的,按最近交易日债券收盘价减
去债券收盘价中所含的债券应收利息得到的净价进行估值。
(3)已上市流通的权证,以其估值日证券交易所提供的收盘价估值。
2、处于未上市期间的有价证券应区分如下情况处理:
(1)送股、转增股、配股和增发新股,按估值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同一
股票的收盘价估值;该日无交易的,以最近一日的收盘价估值;
(2)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和未上市债券,按成本估值;
(3)处于未上市期间的权证或者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权证,例如权证发行至
上市日之间、权证停牌日等情况,可应用B-S 模型等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
3、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按估值技术确认的公允价值估值。
4、配股权证,从配股除权日起到配股确认日止,如果收盘价高于配股价,
按收盘价高于配股价的差额估值。收盘价等于或低于配股价,则估值为零。
5、在任何情况下,基金管理人如采用前述第1-4 所列方法对基金财产进行
估值,均应被认为采用了适当的估值方法。如有确凿证据表明按上述方法进行估
值不能客观反映其公允价值的,基金管理人可根据具体情况与基金托管人商定
后,按最能反映公允价值的价格估值。如:银行间债券估值如遇特殊情况,由基
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综合考虑成本价、收益率曲线等因素确定的反映公允价值
的价格估值。
6、债券利息收入、存款利息收入、买入返售证券收入等固定收益的确认采
用权责发生制原则。
7、股利收入的确认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
8、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监管部门有强制规定的,从其规定。如有新增事项,
按国家最新规定估值。
根据《基金法》,基金管理人计算并公告基金资产净值,基金托管人复核、
审查基金管理人计算的基金资产净值。因此,就与本基金有关的会计问题,如经
相关各方在平等基础上充分讨论后,仍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按照基金管理人对
基金资产净值的计算结果对外予以公布。”
现修改为:
“本基金按以下方式进行估值:
1、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价证券的估值
(1)交易所上市的有价证券(包括股票、权证等),以其估值日在证券交易
所挂牌的市价(收盘价)估值;估值日无交易的,且最近交易日后经济环境未发
生重大变化,以最近交易日的市价(收盘价)估值;如最近交易日后经济环境发
生了重大变化的,可参考类似投资品种的现行市价及重大变化因素,调整最近交
易市价,确定公允价格。
(2)交易所上市实行净价交易的债券按估值日收盘价估值,估值日没有交
易的,且最近交易日后经济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按最近交易日的收盘价估值。
如最近交易日后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可参考类似投资品种的现行市价及
重大变化因素,调整最近交易市价,确定公允价格。
(3)交易所上市未实行净价交易的债券按估值日收盘价减去债券收盘价中
所含的债券应收利息得到的净价进行估值;估值日没有交易的,且最近交易日后
经济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按最近交易日债券收盘价减去债券收盘价中所含的债
券应收利息得到的净价进行估值。如最近交易日后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的,
可参考类似投资品种的现行市价及重大变化因素,调整最近交易市价,确定公允
价格。
(4)交易所上市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有价证券,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
交易所上市的资产支持证券,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在估值技术难以可靠
计量公允价值的情况下,按成本估值。
2、处于未上市期间的有价证券应区分如下情况处理:
(1)送股、转增股、配股和公开增发的新股,按估值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
的同一股票的市价(收盘价)估值;该日无交易的,以最近一日的市价(收盘价)
估值。
(2)首次公开发行未上市的股票、债券和权证,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
值,在估值技术难以可靠计量公允价值的情况下,按成本估值。
(3)首次公开发行有明确锁定期的股票,同一股票在交易所上市后,按交
易所上市的同一股票的市价(收盘价)估值;非公开发行有明确锁定期的股票,
按监管机构或行业协会有关规定确定公允价值。
3、因持有股票而享有的配股权,从配股除权日起到配股确认日止,如果收
盘价高于配股价,按收盘价高于配股价的差额估值。收盘价等于或低于配股价,
则估值为零。
4、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品种,采用
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
5、同一债券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市场交易的,按债券所处的市场分别估
值。
6、如有确凿证据表明按上述方法进行估值不能客观反映其公允价值的,基
金管理人可根据具体情况与基金托管人商定后,按最能反映公允价值的价格估
值。
7、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监管部门有强制规定的,从其规定。如有新增事项,
按国家最新规定估值。
根据《基金法》,基金管理人计算并公告基金资产净值,基金托管人复核、
审查基金管理人计算的基金资产净值。因此,就与本基金有关的会计问题,如经
相关各方在平等基础上充分讨论后,仍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按照基金管理人对
基金资产净值的计算结果对外予以公布。”
3、“四、估值对象”
原表述为:“基金所拥有的股票、债券、权证和银行存款本息等资产。”
现修改为:“基金所拥有的股票、债券、权证和银行存款本息等资产和负债。”
4、“六、基金份额净值的确认和估值错误的处理”
原表述为:
“基金资产净值是指基金资产总值减去负债后的价值。基金份额净值是指
计算日基金资产净值除以该计算日基金份额余额后的数值。在计算得出基金份
额净值后,根据本《基金合同》第六部分所列公式计算两级基金的基金份额参
考净值和开放日瑞福优先的申购与赎回价格。
基金份额净值、两级基金的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开放日瑞福优先的申购与赎
回价格的计算保留到小数点后3 位,小数点后第4 位四舍五入。当基金估值出现
影响基金份额净值、两级基金的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开放日瑞福优先的申购与赎
回价格的错误时,基金管理人应当立即纠正,并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损失进一步
扩大;估值错误偏差达到基金份额净值或开放日瑞福优先的申购与赎回价格的
0.5%时,基金管理人应当公告,并报中国证监会备案。因基金估值错误给投资者
造成损失的,应先由基金管理人承担,基金管理人对不应由其承担的责任,有权
向责任方追偿。
关于差错处理,本合同的当事人按照以下约定处理:
1、差错类型
本基金运作过程中,如果由于基金管理人或基金托管人、或基金注册登记机
构、或代理销售机构、或投资者自身的原因造成差错,导致其他当事人遭受损失
的,责任方应当对由于该差错遭受损失的当事人(“受损方”)按下述“差错处理
原则”给予赔偿承担赔偿责任。
上述差错的主要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资料申报差错、数据传输差错、数据计
算差错、系统故障差错、下达指令差错等;对于因技术原因引起的差错,若系同
行业现有技术水平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则按下列有关不可抗力的
规定处理。
由于不可抗力原因造成投资者的交易资料灭失或被错误处理或造成其他差
错,因不可抗力原因出现差错的当事人不对其他当事人承担赔偿责任,但因该差
错取得不当得利的当事人仍应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
2、差错处理原则
(1)差错已发生,但尚未给当事人造成损失时,差错责任方应及时协调各
方,及时进行更正,因更正差错发生的费用由差错责任方承担;由于差错责任方
未及时更正已产生的差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差错责任方承担;若差错责任
方已经积极协调,并且有协助义务的当事人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更正而未更正,则
其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差错责任方应对更正的情况向有关当事人进行确认,
确保差错已得到更正。
(2)差错的责任方对可能导致有关当事人的直接损失负责,不对间接损失
负责,并且仅对差错的有关直接当事人负责,不对第三方负责。
(3)因差错而获得不当得利的当事人负有及时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但差
错责任方仍应对差错负责,如果由于获得不当得利的当事人不返还或不全部返还
不当得利造成其他当事人的利益损失(“受损方”),则差错责任方应赔偿受损方
的损失,并在其支付的赔偿金额的范围内对获得不当得利的当事人享有要求交付
不当得利的权利;如果获得不当得利的当事人已经将此部分不当得利返还给受损
方,则受损方应当将其已经获得的赔偿额加上已经获得的不当得利返还的总和超
过其实际损失的差额部分支付给差错责任方。
(4)差错责任方拒绝进行赔偿时,如果因基金管理人原因造成基金资产损
失时,基金托管人应为基金的利益向基金管理人追偿,如果因基金托管人原因造
成基金资产损失时,基金管理人应为基金的利益向基金托管人追偿。除基金管理
人和托管人之外的第三方造成基金资产的损失,并拒绝进行赔偿时,由基金管理
人负责向差错责任方追偿。
(5)如果出现差错的当事人未按规定对受损方进行赔偿,并且依据法律、
行政法规、《基金合同》或其他规定,基金管理人自行或依据法院判决、仲裁裁
决对受损方承担了赔偿责任,则基金管理人有权向差错责任方进行追索,并有权
要求其赔偿或补偿由此发生的费用和遭受的损失。
(6)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原则处理差错。
3、差错处理程序
差错被发现后,有关的当事人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处理的程序如下:
(1)查明差错发生的原因,列明所有的当事人,并根据差错发生的原因确
定差错的责任方;
(2)根据差错处理原则或当事人协商的方法对因差错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
(3)根据差错处理原则或当事人协商的方法由差错的责任方进行更正和赔
偿损失;
(4)根据差错处理的方法,需要修改基金注册登记机构的交易数据的,由
基金注册登记机构进行更正,并就差错的更正向有关当事人进行确认;
(5)基金份额净值或开放日瑞福优先的申购与赎回价格计算错误偏差达到
基金份额净值或开放日瑞福优先的申购与赎回价格的0.5%时,基金管理人应当
公告并报中国证监会备案。”
现修改为:
“基金资产净值是指基金资产总值减去负债后的价值。基金份额净值是指
计算日基金资产净值除以该计算日基金份额余额后的数值。在计算得出基金份
额净值后,根据本《基金合同》第六部分所列公式计算两级基金的基金份额参
考净值和开放日瑞福优先的申购与赎回价格。
基金份额净值、两级基金的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开放日瑞福优先的申购与赎
回价格的计算保留到小数点后3 位,小数点后第4 位四舍五入。当估值或份额净
值计价错误实际发生时,基金管理人应当立即纠正,并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损失
进一步扩大。当错误达到或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0.25%时,基金管理人应报中国
证监会备案;当估值错误偏差达到基金份额净值或开放日瑞福优先的申购与赎回
价格的0.5%时,基金管理人应当公告,并报中国证监会备案。因基金估值错误
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应先由基金管理人承担,基金管理人对不应由其承担的责
任,有权向过错人追偿。
关于差错处理,本合同的当事人按照以下约定处理:
1、差错类型
本基金运作过程中,如果由于基金管理人或基金托管人、或注册登记机构、
或代理销售机构、或投资者自身的过错造成差错,导致其他当事人遭受损失的,
差错的责任人应当对由于该差错遭受损失的当事人(“受损方”)按下述“差错处
理原则”给予赔偿承担赔偿责任。
上述差错的主要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资料申报差错、数据传输差错、数据计
算差错、系统故障差错、下达指令差错等;对于因技术原因引起的差错,若系同
行业现有技术水平无法预见、无法避免、无法抗拒,则属不可抗力,按照下述规
定执行。
由于不可抗力原因造成投资者的交易资料灭失或被错误处理或造成其他差
错,因不可抗力原因出现差错的当事人不对其他当事人承担赔偿责任,但因该差
错取得不当得利的当事人仍应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
2、差错处理原则
(1)差错已发生,但尚未给当事人造成损失时,差错责任方应及时协调各
方,及时进行更正,因更正差错发生的费用由差错责任方承担;由于差错责任方
未及时更正已产生的差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差错责任方承担;若差错责任
方已经积极协调,并且有协助义务的当事人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更正而未更正,则
其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差错责任方应对更正的情况向有关当事人进行确认,
确保差错已得到更正。
(2)差错的责任方对可能导致有关当事人的直接损失负责,不对间接损失
负责,并且仅对差错的有关直接当事人负责,不对第三方负责。
(3)因差错而获得不当得利的当事人负有及时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但差
错责任方仍应对差错负责,如果由于获得不当得利的当事人不返还或不全部返还
不当得利造成其他当事人的利益损失(“受损方”),则差错责任方应赔偿受损方
的损失,并在其支付的赔偿金额的范围内对获得不当得利的当事人享有要求交付
不当得利的权利;如果获得不当得利的当事人已经将此部分不当得利返还给受损
方,则受损方应当将其已经获得的赔偿额加上已经获得的不当得利返还的总和超
过其实际损失的差额部分支付给差错责任方。
(4)差错调整采用尽量恢复至假设未发生差错的正确情形的方式。
(5)差错责任方拒绝进行赔偿时,如果因基金管理人过错造成基金资产损
失时,基金托管人应为基金的利益向基金管理人追偿,如果因基金托管人过错造
成基金资产损失时,基金管理人应为基金的利益向基金托管人追偿。除基金管理
人和托管人之外的第三方造成基金资产的损失,并拒绝进行赔偿时,由基金管理
人负责向差错方追偿。
(6)如果出现差错的当事人未按规定对受损方进行赔偿,并且依据法律、
行政法规、《基金合同》或其他规定,基金管理人自行或依据法院判决、仲裁裁
决对受损方承担了赔偿责任,则基金管理人有权向出现过错的当事人进行追索,
并有权要求其赔偿或补偿由此发生的费用和遭受的损失。
(7)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原则处理差错。
3、差错处理程序
差错被发现后,有关的当事人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处理的程序如下:
(1)查明差错发生的原因,列明所有的当事人,并根据差错发生的原因确
定差错的责任方;
(2)根据差错处理原则或当事人协商的方法对因差错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
(3)根据差错处理原则或当事人协商的方法由差错的责任方进行更正和赔
偿损失;
(4)根据差错处理的方法,需要修改基金注册登记机构的交易数据的,由
基金注册登记机构进行更正,并就差错的更正向有关当事人进行确认;
(5)基金管理人及基金托管人基金份额净值或开放日瑞福优先的申购与赎
回价格计算错误偏差达到基金份额净值或开放日瑞福优先的申购与赎回价格的
0.25%时,基金管理人应当报告中国证监会;基金管理人及基金托管人基金份额
净值或开放日瑞福优先的申购与赎回价格计算错误偏差达到基金份额净值或开
放日瑞福优先的申购与赎回价格的0.5%时,基金管理人应当公告并报中国证监
会备案。”
5、“八、特殊情形的处理”
原表述为:
“1、基金管理人按估值方法的第5 项进行估值时,所造成的误差不作为基
金资产估值错误处理;”
现修改为:
“1、基金管理人按估值方法的第6 项进行估值时,所造成的误差不作为基
金资产估值错误处理;”
(二)《托管协议》的修改如下:
八、基金资产净值计算和会计核算
“(二)基金资产估值方法”的条款修改如下:
原表述为:
“1、估值对象
基金的估值对象为基金所拥有的股票、债券、权证和银行存款本息等资产。
2、估值方法
本基金的估值方法为:
(1)已上市流通的有价证券的估值
上市流通的股票,以其估值日证券交易所提供的收盘价估值;估值日无交易
的,以最近交易日的收盘价估值;
在证券交易所市场流通的债券和权证,按如下估值方式处理:
A、实行净价交易的债券按估值日的收盘价估值,估值日没有交易的,按最
近交易日的收盘价估值。
B、未实行净价交易的债券按估值日收盘价减去债券收盘价中所含的债券应
收利息得到的净价进行估值;估值日没有交易的,按最近交易日债券收盘价减去
债券收盘价中所含的债券应收利息得到的净价进行估值。
C、已上市流通的权证,以其估值日证券交易所提供的收盘价估值。
(2)处于未上市期间的有价证券应区分如下情况处理:
A、送股、转增股、配股和增发新股,按估值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同一股
票的收盘价估值;该日无交易的,以最近一日的收盘价估值;
B、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和未上市债券,按成本估值;
C、处于未上市期间的权证或者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权证,例如权证发行至上
市日之间、权证停牌日等情况,可应用B-S 模型等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
(3)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按估值技术确认的公允价值估值。
(4)配股权证,从配股除权日起到配股确认日止,如果收盘价高于配股价,
按收盘价高于配股价的差额估值。收盘价等于或低于配股价,则估值为零。
(5)在任何情况下,基金管理人如采用前述第(1)-(4)所列方法对基金
财产进行估值,均应被认为采用了适当的估值方法。如有确凿证据表明按上述方
法进行估值不能客观反映其公允价值的,基金管理人可根据具体情况与基金托管
人商定后,按最能反映公允价值的价格估值。如:银行间债券估值如遇特殊情况,
由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综合考虑成本价、收益率曲线等因素确定的反映公允
价值的价格估值。
(6)债券利息收入、存款利息收入、买入返售证券收入等固定收益的确认
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
(7)股利收入的确认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
(8)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监管部门有强制规定的,从其规定。如有新增事项,
按国家最新规定估值。
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发现基金估值违反《基金合同》订明的估值方法、
程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未能充分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时,应及时
改正,并报告中国证监会。对基金或基金份额持有人造成损害的,按各自应承担
的责任对基金或基金份额持有人进行赔偿。”
现修改为:
“1、估值对象
基金所拥有的股票、债券、权证和银行存款本息等资产和负债。
2、估值方法
本基金按以下方式进行估值:
(1)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价证券的估值
A、交易所上市的有价证券(包括股票、权证等),以其估值日在证券交易所
挂牌的市价(收盘价)估值;估值日无交易的,且最近交易日后经济环境未发生
重大变化,以最近交易日的市价(收盘价)估值;如最近交易日后经济环境发生
了重大变化的,可参考类似投资品种的现行市价及重大变化因素,调整最近交易
市价,确定公允价格。
B、交易所上市实行净价交易的债券按估值日收盘价估值,估值日没有交易
的,且最近交易日后经济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按最近交易日的收盘价估值。如
最近交易日后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可参考类似投资品种的现行市价及重
大变化因素,调整最近交易市价,确定公允价格。
C、交易所上市未实行净价交易的债券按估值日收盘价减去债券收盘价中所
含的债券应收利息得到的净价进行估值;估值日没有交易的,且最近交易日后经
济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按最近交易日债券收盘价减去债券收盘价中所含的债券
应收利息得到的净价进行估值。如最近交易日后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可
参考类似投资品种的现行市价及重大变化因素,调整最近交易市价,确定公允价
格。
D、交易所上市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有价证券,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
交易所上市的资产支持证券,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在估值技术难以可靠
计量公允价值的情况下,按成本估值。
(2)处于未上市期间的有价证券应区分如下情况处理:
A、送股、转增股、配股和公开增发的新股,按估值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
同一股票的市价(收盘价)估值;该日无交易的,以最近一日的市价(收盘价)
估值。
B、首次公开发行未上市的股票、债券和权证,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
在估值技术难以可靠计量公允价值的情况下,按成本估值。
C、首次公开发行有明确锁定期的股票,同一股票在交易所上市后,按交易
所上市的同一股票的市价(收盘价)估值;非公开发行有明确锁定期的股票,按
监管机构或行业协会有关规定确定公允价值。
(3)因持有股票而享有的配股权,从配股除权日起到配股确认日止,如果
收盘价高于配股价,按收盘价高于配股价的差额估值。收盘价等于或低于配股价,
则估值为零。
(4)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品种,采
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
(5)同一债券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市场交易的,按债券所处的市场分别
估值。
(6)如有确凿证据表明按上述方法进行估值不能客观反映其公允价值的,
基金管理人可根据具体情况与基金托管人商定后,按最能反映公允价值的价格估
值。
(7)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监管部门有强制规定的,从其规定。如有新增事项,
按国家最新规定估值。
根据《基金法》,基金管理人计算并公告基金资产净值,基金托管人复核、
审查基金管理人计算的基金资产净值。因此,就与本基金有关的会计问题,如经
相关各方在平等基础上充分讨论后,仍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按照基金管理人对
基金资产净值的计算结果对外予以公布。”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