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调研丨汇丰晋信基金调研广电计量

2025-04-02 14:00:05 来源: 同花顺iNews 作者:AI基金

根据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4月1日,汇丰晋信基金对上市公司广电计量002967)进行了调研。

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汇丰晋信基金成立于2005年11月16日,截至目前,其管理资产规模为573.09亿元,管理基金数67个,旗下基金经理共16位。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汇丰晋信港股通精选股票(006781),近一年收益录得47.73%。

汇丰晋信基金在管规模前十大产品业绩表现如下所示:

基金简称基金代码基金类型基金经理规模(亿元)年涨跌幅(%)
汇丰晋信货币B541011货币型傅煜清、李媛媛、闫湜215.431.57
汇丰晋信绿色债券A022479债券型傅煜清、刘洋59.80--
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股票A540008股票型陆彬41.872.35
汇丰晋信新动力混合A000965混合型闵良超25.9513
汇丰晋信平稳增利中短债债券A540005债券型傅煜清、刘洋22.852.2
汇丰晋信大盘股票A540006股票型闵良超21.7112.81
汇丰晋信研究精选混合014423混合型陆彬20.5432.35
汇丰晋信丰宁三个月定开债券A016656债券型傅煜清、刘洋20.542.38
汇丰晋信动态策略混合A540003混合型陆彬19.5910.03
汇丰晋信核心成长混合A011578混合型陆彬14.309.87

(数据来源:同花顺300033)iFinD)

附调研内容:

  一、情况介绍史宗飞和习星平对公司2024年度主要经营情况进行说明。

  二、问答环节

问:2024年公司净利润率提升的原因?

答:2024年,公司发布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较好执行了年初制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措施,建立以利润为导向的考核模式,公司营收和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且利润增幅大于收入增幅,净利润率从2023年的7.14%提升至2024年的11.21%,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公司聚焦科研活动相对活跃、研发景气度较高的下游行业,包括特殊行业、汽车、新能源、集成电路、通信、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等领域,带动公司的收入增长。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使得代表公司服务能力和服务范围的CNAS、CMA等资质参数持续快速增长,以创新的服务能力促进了公司的收入增长。公司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有效的人效管控、设备投入的精准管控,产能利用率有所提高,实现各专业的毛利率的改善。公司实施内部业务结构优化,生命科学业务实现扭亏为盈。

问:公司未来经营计划?

答:2025年,公司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性产业,除加强特殊行业、汽车、新能源、集成电路等优势领域拓展之外,加大航空航天、数字经济等高增长领域拓展,提升深海装备、先进核能、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业务规模。公司坚持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锚定“无人+智能+网络+数据+能源”方向,持续保持公司CNAS、CMA等资质参数和计量检测能力的快速提升,构建“计量检测+产品认证+标准开发+科研创新+工具研制”的综合型业务格局。构建创新业务能力。公司继续坚持精细化管理,持续围绕人效和机效核心指标,提高运营效率,有效应对市场挑战,提高毛利率和净利率。公司持续强化“产业+资本”双轮驱动,积极投资布局优质项目,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存量业务,以做强做优存量带动增量,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问:公司的主要下游行业2025年度的景气度如何?

答:公司的主要下游是特殊行业、汽车、新能源、通信、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行业。公司受益下游客户的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整体保持乐观态度。在特殊行业,2025年是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最后一年,为了完成十四五既定研发任务,装备研发活动保持活跃,并有明显加速趋势,公司对2025年充满信心。在汽车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新能源成为国内新车型的主流趋势。新能源汽车正由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技术竞争、服务竞争转变。传统车型向新能源转型,以及通过技术创新打造竞争优势成为各大车企的共识,公司对2025年汽车领域充满信心。在通信、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领域,均是国内近几年科技创新的主要领域,均保持着较高的研发活跃度,公司对主要下游领域的检测需求保持乐观预测。

问:公司2024年单独披露的数据科学业务情况如何?

答:公司的数据科学业务包括软件系统测试、网络与信息安全测试、数据治理与咨询、数据资产入表等服务。2024年,数据科学业务增长率约29%。未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算法、模型、系统、网络等在未来数字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各环节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公司围绕数据安全、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全面布局相关技术保障能力,目标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问:公司数字化赋能的具体体现?

答:公司持续以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人均产出,大力促进经营降本增效。一是数字化生产持续升级。公司建设针对材料产品测试和集成电路测试的数字化工具,实现从样品接收、流转、检测、留样、归还及销毁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优化检测报告自动化生成方式,提升报告出具效率;探索自动化机器人作业、实验视觉辅助等创新性应用方案,有效提升实验室技术水准和服务质量。二是数字化管理不断优化。公司积极推动内部的数字化系统建设,目前已经形成“经营管理决策系统+业务管理系统+辅助系统”的矩阵,同时依托“桌面云平台”实现全国一体化管理及协作。三是数字化营销成效明显。公司依托官方电子商城持续发力网络营销,网络引流效果显著提升。

问:2024年公司人员情况及未来招聘计划?

答:2024年公司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适度控制整体人员规模,以人效提升为主要管理目标,在整体人员数量保持稳中有降的策略下,通过内部人员结构优化,实现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张。同时,公司持续以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人均产出。2025年,公司继续调整人才结构,不断向新兴产业和创新能力方面倾斜,整体人员数量继续保持谨慎的增长政策,目标实现人工成本增幅低于收入增幅,不断提高人均效能。

问:公司在航空领域的布局如何?

答:公司在航空领域的业务包括三块业务,分别是:一是在低空经济领域,公司构建“数智云”一体化低空飞行装备测试评价与应用验证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智慧低空、数字低空、安全低空、互联低空四大技术路线赋能智慧城市和智能出行等领域,覆盖无人机、eVTOL、飞行汽车等低空飞行产品全供应链,拓展无人巡检+运维、应急救援等场景应用验证和测试评价技术咨询业务,提升低空经济+多应用场景领域的质量保障服务行业影响力。二是在民用航空领域,公司紧跟国产大飞机的研发步伐,从设计、制造到验证,承担C919大飞机多个系统部件的复杂环境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及软件测试项目。公司致力为航空产业链各单位提供全链条、全寿命周期的质量管控技术服务,构建一站式计量检测服务能力,提供伴随式服务,保障国内高端装备的质量、安全和舒适。三是在商业航天领域,公司构建卫星互联网空天地一体化技术创新成果验证与测试评价公共服务平台,覆盖商业航天通信卫星关键系统及组件、关键芯片及核心元器件和新材料,拓展通信卫星系统电子载荷及元器件的极端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验证业务;建设覆盖卫星平台、发射平台及卫星载荷部件级、组件级、子系统及系统级数字孪生仿真平台,建设覆盖不低于60GHz以及KA、V波段天线的OTA测试能力的卫星天线、通信终端功能验证平台;建设覆盖元器件结构分析,无损检测、功性能测试,板级通用验证综合试验能力的商业航天元器件及零部件质量保证认证体系及验证平台。通过低空经济、民用航空和商业航天领域的业务布局,公司努力打造“十五五”期间的业绩增长点。

问:公司的集成电路业务的发展情况如何?

答: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是公司持续投入和培育的新兴产业领域,2024年,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5,570.40万元,同比增长26.28%。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引领业务增长,依托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与开发能力,成功开发出4纳米先进制程芯片解剖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系统投入使用,实现AEC-Q100等标准的高端复杂芯片测试能力覆盖,推动业务保持较快增长趋势。在集成电路测试领域,公司持续聚焦高功率、高速度、高集成和高算力的先进半导体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产自主可控需求,构建性能功能测试、可靠性及失效机理分析评估、芯片设计与制程分析、质量等级认证、功能安全评估和量产与批产测试筛选等全栈式技术咨询服务,拓建智能算力芯片CoWoS封装工艺评价技术能力,发展人工智能等大功耗芯片分析测试前沿领域,突破高集成度芯片检测能力;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返回首页举报 >

115

+1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