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上老鼠仓”为股市治黑铸利剑

发表日期: 2008-08-27 10:01:38  来源: 证券时报  作者: 刘效仁
  8月25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的刑法修正案(七)草案拟新增条款,严厉追究金融从业人员“老鼠仓”行为的刑事责任。当事人可被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将被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笔者以为,这将成为股市治黑的一大利剑,值得鼓而呼。

  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及其他未公开的经营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交易活动,或者建议他人从事相关交易,历来是股市之大忌之大敌。同时,亦是国际股市重点打击严厉惩处的对象。2月16日,香港行政会议成员及立法会议员、东亚银行主席李国宝因涉嫌透露内幕消息,正式向特首请辞香港行政会议成员,当晚获批。最终,该案以李国宝认罚810万美元,美国证交会对李“不留案底”为终结。

  公开公正公平乃证券市场的基石和命脉,内幕交易、“老鼠仓”却是证券市场的毒瘤,不仅破坏市场交易的公平和效率,损害了上市公司的声誉,更严重践踏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然而,“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马克思语)”因此案件日渐增多,操纵手段花样翻新,已成为证券业的一股浊流。面对资本的贪婪须用重典,正是美国股市比较规范的秘密所在。美《内幕交易及证券欺诈制裁法》无须考虑内幕交易者是否有“利润所得”,而一概予以罚款处罚,自然人的可处罚金额被提高至10万至100万美元。2002年通过的《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进一步规定,任何人通过信息欺诈或价格操纵、内幕交易在证券市场获取利益,最多可监禁25年或处以罚款,并延长了对证券欺诈的追诉期。

  美国将各上市公司高管和主要股东的资料、各自的家庭成员、主要朋友圈子等资料全部全部纳入强大的数据库和监控系统,他们能够根据异常的交易和股价波动,迅速查找出利用内幕消息的非法交易者,并且在丑闻尚未从人们视线中淡出之时就施以重罚。从2001年起,SEC共提起超过300件内幕交易案件。针对内幕交易口口相传、难于举证的特点,可观的揭黑激励构建起了美国强大的市场监督机制。法律规定,可将内幕交易民事罚款的10%奖励给举报者。美历史上处罚最高的伊万博伊斯基案中,总计1亿美元的罚款给报料人带来了1000万美元的收获。

  过去,我国相关的法制并不健全,不仅处罚过轻甚至无法可依。前不久揭露出来的一起基金“老鼠仓”案———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和南方基金公司的基金从业人员唐某、王某虽因违法违规进行证券投资、谋取私利被查处,但证监会仅仅是对两人开出罚单并实行市场禁入。因刑法没有针对相关行为的规定,就难以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与美国不同的是,我国实行举证倒置。广发证券总裁董正青弟弟在广证借壳S延边路过程中通过内幕交易获利达1亿元。董正青却矢口否认,“没有参与内幕交易”。仅此“控方举证”一条,就足以将绝大多数内幕交易的指控消弭于无形。

  健全法制,加重处罚,“刑上老鼠仓”,已成为中国股市治黑治乱而求得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