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白马”的建信基金 徘徊在稳健与平庸间

发表日期: 2008-08-08 09:30:44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别冶,于春敏
  近三年来,建信基金一直在着力打造稳健的形象,但是,这种稳健的风度在今年市场的调整过程受到极大的挑战。截至8月6日,建信基金旗下4只股票型基金的单位净值均在一元之下。在上述背景下,建信基金规模超过300亿元的投资咨询顾问业务就格外刺眼。这不仅因为作为资本市场的买方,基金公司开展投资咨询顾问业务难免会与公募基金业务产生根本性冲突,而且因为企图依托母体做大规模的冲动,可能会成为影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负面因素,进而对银行系基金试点能否最终取得成功构成威胁。

  A重仓股全是大白马 业绩随波逐流

  作为一家背靠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基金公司,组建三年来建信基金在选股上素以稳健著称,特别在投研团队变化后,旗下基金重仓品种不是大白马就是其他基金扎堆的股票,鲜有特色品种,致使6只基金在今年熊市业绩处于中游偏下水平。

  资产配置不同"建信系"基金殊途同归

  建信基金旗下共有6只基金品种,一只债券型基金、一只货币型基金和4只股票型基金。其中,这4只股票型基金为建信恒久价值、建信优选成长、建信优化配置及新近成立的建信优势动力。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前三只老基金总规模为234.85亿元,半年缩水54.34亿元。

  建信基金可谓之 "船小好调头"。面对上半年系统性风险时,建信基金虽然总体上做到了调仓较为迅速,但是,仍有不小的败笔。在仓位控制和行业选择上,建信旗下的4只股票型风格差异相当大,甚至背道而驰。

  根据晨星数据,建信旗下只有建信恒久价值和建信优选成长总回报率为正值,分别为126.66%和89.99%。所以我们选用这两只基金进行剖析,或许可以从中洞察建信基金在今年二季度的操作理念和策略。

  记者调阅建信恒久价值2008年二季报发现,作为建信基金旗下资历最老的基金――建信恒久价值,二季度净值跌幅为15%。在行业分配方面,建信恒久价值在今年二季度重仓持有食品饮料、商业百货、煤炭和医药四大行业,而减轻金融、地产和钢铁等行业。同时,建信恒久价值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开始进行低仓位运作,每个季度平均降低仓位6个百分点,除了今年二季度因分红原因,仓位被动升高约11%。

  建信优选成长二季度净值跌幅17%。除了同样采取降低仓位的策略之外,行业配置方面则与建信恒久价值相去甚远。建信优选成长在二季度重点配置了煤炭股,但却重仓买入了钢铁和水泥等周期性行业,金融行业的持有保持重仓。

  买股只选"白马"熊市中净值大幅缩减

  截至8月6日,建信基金旗下4只股票型基金的净值均在一元以下。建信恒久价值单位净值为0.8918元,今年跌幅34.84%;建信优选成长单位净值为0.8218元,今年跌幅40.37%;建信优化配置单位净值为0.7366元,今年跌幅37.41%;建信优势动力单位净值为0.7670元,今年跌幅23.2%。

  令人不解的是,除了个别基金高仓位之外,无论在行业配置,还是行业分散风险上,虽然建信基金均并不是东方基金那样剑走偏锋的"另类",但其收益为何在今年表现相对偏弱?

  "从基金实际操作来看,不足的是基金的选股能力并未如预期中的那样优秀,积极的投资风格和较差的选股和择时能力直接影响基金的业绩,虽然短期市场深幅震荡期基金表现略有起色,但是从长期来看,基金投资能力还需提高。"德胜基金首席分析师江赛春指出。

  实际上,即使行业配置上分散风险,建信基金整体选择了众基金均会重仓的白马股,特别是,个股选择和选时能力不佳。

  根据晨星资料显示,2季度建信增持幅度最大的前三只股票为上实发展、隧道股份和金牛能源,而金牛能源也正是众多基金在二季度增持比例较大的股票。7月以来,金牛能源下跌约29.4%,上实发展和隧道股份基本保持稳定。

  记者还注意到,建信旗下各基金十大重仓股的白马成色较浓。银行股中的招商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保险股中的中国平安,食品股中的五粮液,百货股中的大商股份,医药股中的恒瑞医药,这些都是受各只基金青睐、并重仓驻扎的"白马股"。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熊市来临之后,做阶段性行情的趋势投资取代了长期性的价值投资。从最近的行情走势来看,基金抱团取暖的特色正在慢慢消减,不少 "白马股"已经失去了资金的支撑,被基金公司舍弃。今年的行情对基金公司的选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散行业配置对于抵御弱市风险的作用极为有限。

  B300亿专户咨询业务 引发不公平竞争忧虑

  2006年初,证监会基金监管部下发通知,允许基金公司不报经证监会审批,直接向QFII、境内保险公司及其他依法设立运作的机构等特定对象提供投资咨询服务。专户投资咨询业务也成为了众基金公司为专户理财锻炼队伍、储备客户的"热身赛",建信基金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跑在了行业的最前列。

  但是,考虑到建信基金专户咨询客户群体的特殊性及基金公司专户投资咨询业务与生俱来的一些争议,业内不少人持有保留意见。

  专户咨询业务规模超300亿

  作为首批由商业银行发起设立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建信基金无疑是基金行业的重量级选手,自成立伊始,建信基金就一直在保持着自己的步伐,在大力发展公募业务的同时,始终对非公募业务抱有浓厚的兴趣和期待。

  2006年,建信基金成立专户理财部;2006年2月,专户咨询业务正式开闸之后,当年7月,建信基金即签下第一单;同时,在当年7月,公司董事会通过《建信基金管理公司发展战略纲要》,更是明确提出了了以公募基金为依托,以特定客户资产管理等非公募业务为特色的发展战略;随后的二年多时间里,建信基金专户咨询业务突飞猛进,截至目前,专户咨询业务资金规模已超过300亿元,投资咨询签约合同数量和实际运作资金规模均在业内名列前茅。

  据介绍,在专户投资咨询业务方面,建信基金目前为建行"乾图"对公理财产品、"利得盈"和"财富"理财产品提供投资顾问服务,同时,为央企、股份制企业、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多种类型的客户提供直接的投资咨询服务,其中,建行的银行集合理财产品占到其专户咨询业务的比重约为八成。

  有理由相信,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建信基金将长期领跑基金投资咨询业务并从中得到不菲的回报应该是没有什么悬念的。

  "近亲恋爱"遭遇业内质疑

  建信基金何以在该项业务上能独占鳌头?

  某基金研究员介绍,银行集合理财产品是专户投资咨询业务主要的服务对象,而作为背靠建行这棵大树的银行系基金公司,建信在这方面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股东优势,建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顾问非其莫属。

  除此以外,凭借股东优势,不少建行的央企、财务公司等优质大客户进一步变成了建信基金咨询和专户的客户,可谓"亲上加亲"。

  然而,采访中,不少资深人士对此种类似于"近亲恋爱"的客户开拓方式提出质疑,也表达了他们的担心。在他们看来,首先,基金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行业,营造公平开放的竞争环境至关重要,在目前体制下,银行系基金公司背靠银行股东,在获取银行客户资源方面具有非银行系基金无法比拟的优势,照此下去,用不了几年,中国的基金业可能就会形成几家银行系基金垄断的局面,这无疑是很让人担心的;其次,商业银行作为服务于大众的金融行业,为客户利益着想,公平客观对待所代销产品,将最优秀的产品推荐给客户是 "天职"。如果只向客户推荐"自己人"的产品,又如何能确保客户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的保护和尊重?这甚至有可能会加剧金融风险,伤及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最后,从基金公司本身来说,这也不见得是件好事,毕竟,"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要想长大,必要自强。

  与此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就投资咨询业务本身,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在不少人看来,基金的强项是投资,如果将投资咨询业务与投资管理业务相分离,基金公司根本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同时,基金从事投资咨询服务,意味着资本市场买方与卖方间的界限被打破,将带来经营上的越位。更重要的是,基金公司开展咨询业务或会带来监管上的缺位,利益输送将变得更加隐蔽,或会成为"合法老鼠仓"的温床。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