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费率制改革不妨试行改革

发表日期: 2008-08-04 00:00:00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 贾肖明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二季度的数据让基金公司们灰头土脸的同时,部分遭遇惨重损失的基民们正将怨气撒向基金公司,新的目标则是基金公司的管理费。一些投资者认为,在市场低迷时基金公司应该和基民共担风险,降低基金管理费的提取比例,一些专家和媒体也参与了炒作,一时间似乎基金公司不降低管理费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笔者认为,公墓基金的费率制度的确到了必须改的阶段,但是并非简单的亏钱就要少缴费。现行制度下,基金公司的收益绝大部分来自于对旗下基金提取管理费用,大部分股票型基金是一年1.5%,被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略低,每日的净值里已扣除管理费。在传统模式下,基金公司收入与管理规模直接挂钩而不是业绩,即使上半年基金亏损了超过万亿,依然不耽误收取管理费,所以被形象地称为“旱涝保收”的盈利模式。
传统盈利模式的弊端非常明显,虽然基金公司口口声声说持有人利益为上,但是在股东利益的趋动下,最直接的动机是做大规模而不是业绩。所以,在单边牛市的时候采取大比例分红“自宫”、在牛市最疯狂的时候拼命持续营销等怪现象,其根基正是在此。对此,天相认为固定收费方式依然不可改,认为传统模式下基金公司不会为了获取高业绩报酬而过于激进;另外基金持有人可以依据基金业绩通过申购赎回改变基金规模从而改变基金管理费总量,形成对基金公司的奖惩机制。笔者认为这一逻辑站不住脚,在基金公司的年金业务和专户理财业务中都有浮动费率的部分,难道这些业务就不怕基金公司太激进?从实践上看,基金业绩和规模挂钩的现象并不明显,例如广发、中邮等公司旗下部分基金今年来业绩非常糟糕,但是规模却依然非常庞大,这种自然的“奖惩机制”并未形成。
但笔者也认可,目前固定费率制笼统地改为浮动汇率制,也并不可取。因为这不利于行业公平竞争,管理规模大的老基金公司可以凭借价格战在熊市里把新小基金公司逼上死路。笔者建议,本着创新的精神,在新发行的公募基金中,不妨选择一批对费率制度进行改革,模式可以多样化。例如,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一部分固定,一部分浮动,当基金净值累计上涨20%后适度上浮,净值累计下跌20%后费率下浮;又或者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中,留取一部分作为蓄水池,当基金净值下跌过大的时候,在蓄水池中回拨以减少投资者的损失。改革创新的模式可以多样化,但是方向应该是鼓励长期投资者、激励基金管理人真正以持有人利益为上。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