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理财经:美国家庭理财偏好共同基金

发表日期: 2008-06-20 14:54:2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美国作为全球金融业最发达的国家,其投资选择品种很多,包括股票、基金、债券等应有尽有。在美国,股票和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机构投资者,普通民众最普遍的理财方式就是购买共同基金(mutual fund,相当于国内的公募基金)。

  一半家庭买基金

  美国投资公司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约有48%的美国家庭持有共同基金,基金持有人达9600万人,约占美国总人口数的1/3。美国70%的基金投资者至少有10年的投资经历,投资者的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家庭平均金融资产在10万美元以上。从投资者角度看,这是一个投资意识、能力、经验和年龄都比较成熟的群体。

  据悉,在1997年到2006年期间,有近80%的受调查基金持有人表示,共同基金优异的市场业绩是他们青睐共同基金的首要因素。2006年,美国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高达15%,是当年银行利息的3倍。其中,投资中国、印度等亚洲新兴市场的基金回报率更是高达36.9%。

  投资理念看重长期

  美国人热衷投资共同基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能够回避直接投资股票的高风险。虽然投资股票通常比投资基金能获得更高的收益率,但在资本市场上,风险与收益是息息相关的。一般民众通常对数以千计的股票和债券无所适从。如果购买基金,可以让专业化的投资团队来替自己完成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还可以通过组合投资实现投资的多元化,以分散投资风险。调查显示,42%的受调查基金持有人表示,因为股市波动风险太大,他们选择比股票更安全的共同基金。

  在投资理念上,美国人的投资哲学是看好就长期持有。数据显示,美国基金持有人自上世纪80年代牛市以来的平均持有周期是3年到4年,这反映了美国投资者将基金视为时期较长的理财工具,而非短期炒作,他们通常不会随短期市场波动而频繁进出。

  养老金体制催热基金

  美国共同基金的蓬勃发展,与其养老金体制也是密不可分的。自1981年以来,美国社会保障事业中的养老金体制得到迅速发展。员工从其工薪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放到个人养老账户里,企业也相应地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放到员工个人的养老账户里。按照美国税收制度,这部分资金享有税收优惠政策,即个人和企业为养老金账户缴纳的费用从应纳税基数中扣除掉。所以,一般美国工薪阶层人员会尽可能往其养老金账户里多存钱。

  在参加养老金计划的员工中,有59%的人选择了基金投资。调查显示,养老金在共同基金中的资产比例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20%上升到了目前的约40%,成为基金最大的投资者。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