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金业中的“巴菲特信徒”
发表日期: 2008-05-17 00:00:0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 邵星
□Morningstar晨星(中国) 邵星
沃伦•巴菲特的投资所取得的卓越成绩已经成为传奇——从1965年到2007年,他所管理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账面价值的年化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1.1%,这一数值与标准普尔同期10.3%的年收益率相比高出一倍之多。
那么巴菲特具体运用了怎样的策略呢?他搜寻具有四个主要特征的公司来进行投资,这四个特征分别是:公司的运营机制被巴菲特所理解;立足稳定的行业中且具有较强的长期发展潜力;值得信任且业绩显著的管理层;合理的股票价格并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巴菲特在投资过程中重点关注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以保证他所投资的企业能够胜过其同业竞争者,从而创造不凡的利润,他将这点特质概括成为“护城河”。例如他所选择的可口可乐公司,就符合以上全部要求。
巴菲特的这种投资策略看起来简单直接,但是真正执行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它需要非凡的分析能力以及不为市场潮流所动的耐心。比如巴菲特就曾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科技大潮中拒绝买入科技股。他的理由是,他不够了解这一行业;并且他认识到该行业的公司如果要保持竞争力就需要不断创新,而如果要长期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另外,他还发现科技公司的未来现金流难以预测。巴菲特这一坚持原则的投资方式在当时受到了质疑,也使得伯克希尔公司在1999年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21%的大市环境下仅仅获得了0.5%的收益。然而到了2000年3月科技泡沫破灭之时,人们又重新开始欣赏巴菲特的英明之处,而他的投资策略也被证实是目光长远的。
很多美国共同基金的基金经理都是巴菲特的崇拜者,其中更是有一些在管理基金的过程中完全奉行巴菲特策略。这并不是说他们将巴菲特的投资组合原样照搬。而对于其中一些基金,其基金经理作为“巴菲特信徒”的身份,确实为投资者带来了出色的收益。以下就是一些运用巴菲特策略的共同基金中的佼佼者。
Fairholme基金
Fairholme基金自1999年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达到了16.32%。对于该基金的投资几乎可以等同于投资巴菲特所管理的基金。因为由它在2007年11月30日所公布的投资组合来看,它对伯克希尔公司的投资占其资产额的18.42%。像巴菲特一样,该基金基金经理布鲁斯•伯克沃兹、拉瑞•皮特科沃斯基和凯思•特拉纳的投资非常集中。目前他们所投资的股票数仅为19只。作为巴菲特信徒,他们也钟情于保险股,因为他们认为消费者会反复买入保险,这使得保险在美国成为必需品。
不同于巴菲特的是,他们也投资于能源股,这一领域通常因为其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而被认为是难以预测的。这三位基金经理之所以投资这一领域是因为他们发现一些能源公司具有与产品价格无关的闪光点,比如管理质量等。
Sequoia基金
这只基金在关闭25年之后于2008年5月1日首次重新向投资者开放。它也是一只运用了巴菲特策略的基金。类似于Fairholme基金,Sequoia的基金经理罗伯特•金法勃和戴维•波普也将相当一部分的资产投资于伯克希尔公司——投资额占总资产的24.75%,同时他们的投资组合也非常集中——仅持有25只股票。该团队坚持长期投资,他们基本将基金的换手率保持在10%以内。同时他们也注重于考察所投资公司的竞争优势,例如管理者能力。罗伯特•金法勃和戴维•波普避免投资于能源股和科技股之类的周期性行业,而青睐于那些更能够持续增长的行业。
但是这两位基金经理并不像巴菲特那样在价格上小心谨慎,如果他们相信一家公司的股票会带来超额的回报,他们就会不计成本地买入。而基金的突出业绩也证明了他们这一策略的有效性——该基金自1970年7月中旬成立以来创造了高达15.19%年化收益率。
Weitz价值基金
该基金也运用了巴菲特策略,而其基金经理瓦利•威兹的极端反向投资策略使这只基金独树一帜。他很乐于在受到打压的股票上押重注,只要他认为这只股票具有长期的潜力。举例来说,他从2007年次贷危机开始发威时就买入受损严重的与房地产相关的股票和金融股。他这样做的后果是使基金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其最近五年的年化收益率跌至6.5%。但是他的这一策略长期来看还是有所回报的,基金自1986年5月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达到了11.42%。
美盛成长基金
该基金的基金经理罗伯特•哈格斯罗姆是一位长期的巴菲特追随者,并曾就巴菲特投资理论著书。这只基金自1995年4月份成立以来平均每年为投资者带来9.83%的收益。虽然这只基金的投资策略源于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原则,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已经与其它运用巴菲特策略的基金有所不同——虽然哈格斯罗姆仍旧以长远的竞争优势为前提来选择投资对象,并且持有的股票数量也相对有限,但是他已经开始冒险进入一些巴菲特避免触及的领域,比如像雅虎和谷歌这种科技股。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支基金的价值乘数相对上述几支基金更高,对价格风险的敏感度也就更高。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