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抛售地产股 暴涨暴跌另有玄机

发表日期: 2008-04-28 10:22:09  来源: 新闻晚报刊  作者: 钱妤
  虽然在收复3000点的保卫战中成了功臣,但在4月份的调整中,地产股却难逃"重灾区"的命运。尤其4月14日更是遭遇"集体雪崩",沪深两市共有约40只地产股最终躺在跌停板上。地产类上市公司的一季度业绩预涨也丝毫不能扭转下跌颓势。

  头顶人民币升值的光环,号称牛市脊梁、传奇般的地产股终于在一片叹虚声中轰然倒下了。对比地产股一季度跑赢大盘和本月初领跌大盘的强烈反差,散户们一片茫然。

  数据显示,一季度,两市地产指数分别下跌了13.29%、10.81%,而同期上证指数的跌幅则高达34%,显然一季度的地产股明显强于同期大盘;然而进入4月短短20天内,两市地产指数的跌幅则分别高达29%、35.83%,4月14日至18日的一周内,地产指数周跌幅已高达21.54%,而同期上证指数的跌幅不过10.24%。

  那么谁是做空地产股的背后推手呢?占市场1/3话语权的基金,无疑成了怀疑对象。

  本周,58家基金公司旗下的346只基金的一季报出炉。显示主动减仓迹象明显,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电力、煤气等板块个股均遭到基金的大手笔减持,而石油化工、医药、造纸等景气行业,以及食品饮料、建筑等抗通胀行业,则受到更多基金的青睐。显然,在大笔减持行列里,并没有看到地产的影子,甚至一些基金还对地产进行了增持,并表示"看好地产"。

  那么,基金与地产股的暴涨暴跌真的就毫无关系吗?

  4月统计数据显示,本月披露卖出地产股的大宗交易席位,基本被机构专用席位占据,而且大多属于净卖出。

  业内人士指出,显然一季度基金在增持地产股,进入二季度基金就开始减持,基金利用一季报玩了个"时间差",也给市场制造了不小的假相。一些投资者如果在本月初按照基金一季度的操作,购入地产股,那么现在的损失将会相当惨重。

  不过,一些券商认为,人民币升值的这条主线依然是长期趋势,直接受益于此的地产板块在挤掉泡沫、回归合理估值区间后,未来依然有表现的机会,这也是地产板块并没有被包括基金在内的机构完全抛弃的原因。

  同时还要提醒投资者的是,对于市场上的行业报告、基金公司的预测报告等等,应仅仅作为一个参考,而不能把其当作个人投资的指南。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