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出海不可因噎废食
发表日期: 2008-04-26 00:00:0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 陈刚
□本报特约记者 陈刚 纽约报道
自从QDII产品去年下半年推出之后,由于国际市场动荡,QDII产品的收益差强人意。本月,国内主管部门对QDII投资美国市场放出了绿灯,但投资者对于QDII的投资热情与去年无法相比。一直关注国内QDII发展的美国奥本海默基金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山泉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尽管QDII出海初期表现欠佳,但不能就此因噎废食。
发展QDII不能走回头路
QDII自从去年推出以来收益情况令人失望,一家QDII产品已经因为亏损过大清盘,李山泉指出,QDII产品出现的亏损是一个暂时现象,这与产品推出的时机有很大的关系。
他说,中国QDII推出的时候,国内的股票市场正处于如火如荼的时期,产品刚推出的阶段其收益率根本无法跟国内的股票基金相比。与此同时,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引发的全球性股票市场动荡正在愈演愈烈,QDII出海的时间正好处于国际市场下滑的初期,当国际市场普遍下滑的时候,QDII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因为QDII产品短期内亏损而否定这个产品是错误的。事实上,QDII产品推出来仅仅半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国内市场也经历了剧烈的动荡。
QDII产品从设计上是要投资全球市场的,其目的是为了回避单一市场的风险。从全球投资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规模还没有达到世界经济的四分之一,QDII的投资范围是全球超过四分之三的市场,从风险分散的角度来讲,QDII产品具有更强调分散风险的能力。
李山泉说:“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认为对于一些指责和批评要理性地看待,不能因为短期的亏损停止发展,我在这里想要大声疾呼的是坚持发展QDII。”
从政府的角度来讲,放开国内居民对海外市场的投资有利于化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本来也是QDII的初衷之一。国内居民不希望看到自己手中的外汇资产贬值,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远比把钱放在银行里等着贬值要强很多。
QDII应适时出击
另一方面,国内QDII基金未能把握好在国际市场的投资时机。李山泉说,投资最重要的是把握时机,这个时机不是由政府或者监管部门来判断,而是由市场、企业以及管理基金产品的经理人来判断。国内推出QDII产品的时候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当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一个QDII的产品后,企业就需要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公开发售产品,然后赶紧推向海外,这其实不是一个好的办法。产品是否成功,推出时机是十分关键的,市场不好,基金的收益也要受到影响。
他认为,在产品推出时机上应该采取更加灵活的做法,让企业而不是政府决定推出产品的。从管理层面上讲,额度审批和产品推出要分离。企业需要对国际市场独立地进行判断,当企业获得发行额度后,由他们自行决定产品的推出时机,选择进入市场的最佳机会。管理过细,反而不利于企业的自主选择。
再有,在产品设计上可以更加灵活。由于美元贬值,以美元计价的产品也会跟着贬值,对于企业来讲,选择欧元或者其他货币计较的产品相对可以化解货币贬值的风险。在投资品种上,除了债券市场之外,定向的行业类投资产品也可以考虑。比如在当前背景下,金融领域的企业处于相对低位,与农产品相关的企业前景看好,就可以设立专门的金融投资或者农业投资产品。
发展QDII立足长远
QDII产品在海外市场都有各自的合作方,但近期这些海外伙伴的表现也同样差强人意。李山泉认为,从操作层面看,国内设计QDII产品合作伙伴时的初衷是好的,他们希望通过合作学到先进的管理技术。不过,金融产业从本质来讲属于服务行业,它跟制造业不同,以市场换技术的方法在这里不大可行。
举例来讲,国内设立了一个50亿美元的QDII产品,根据有关规定,他们希望找到一个好的合作伙伴。但事实上,他们最后找到的可能是二流、三流的合作伙伴。因为国外一流的公司他们对合作条件也是很苛刻的,他们对于一般性资本的兴趣并不大。企业最后只能根据规定选择最可行的而不是最好的合作伙伴。从这点来讲,国内的有关规定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在美国,金融行业的监管非常严格,很多QDII产品限定的合作条件很难执行。比如说,有些企业希望合作方的交易过程拿到中国来,由对方出主意,交易在国内执行,这种做法基本上不可行的,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可能发生矛盾。首先,交易会与对方的其他客户发生利益冲突。其次交易是否顺利完成,双方无法明确责任。一个大公司的成功是建立在几十年各种网络关系基础上,很多东西是无法传授给合作方的。
李山泉说:“我觉得更现实的做法是采取更灵活的机制,把一些核心的人才引进过来,利用这种机会,培养自己的人才。中国海外投资刚刚起步,从金融行业来讲,这个行业就是一个人才的竞争。要拓展海外投资,还是要着眼未来,注意培养自己的队伍,培养成熟的投资机构和成熟的投资者。”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