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提前建仓 在印花税利好出台前狂买百亿

发表日期: 2008-04-24 10:09:20  来源: 东方早报
  因准确预测"奥运前救市"及"上证指数跌至3000点"而取得口头胜利的QFII,也许马上就能"缴获"实质性战利品。昨晚,国务院正式批准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而在此之前,与国内基金一路杀跌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一些QFII云集的营业部席位早已大举建仓。

  政策博弈基金完败

  "千万不要相信救市,政府不会出面的,QFII并不比国内券商高明多少。"面对汇丰银行4月初抛出的"奥运前救市"论,国内某大型券商的高管一度不以为然。当时,一场围绕救市与否的论战正甚嚣尘上。面对监管层对上证指数跌破4000点的缄默,市场人士要求政府救市的声音一路高涨。

  "中国政府可能不会理会那些要求救市的呼声,因为市盈率还没有到危急水平。"面对市场的呼吁,花旗银行表现得异常冷静。该行中国研究部主管薛澜8日称,上证指数(当时为3600点)将再跌21%,跌至3000点。

  市场最终证明了薛澜预测。4月18日,上证指数3000点告急,收盘报3094点。相隔一天,另一家外资投行---汇丰银行的预测得到了印证。上周日(20日),中国证监会深夜出台了一项旨在规范"大小非"减持行为的指导意见,打出了中国政府救市的第一张牌。而在20天之前(4日),汇丰银行曾大胆预测,为改善A股投资气氛,政府会在奥运会前公布一连串救市措施,其中包括收紧二级市场发行条例、降低印花税及推出风险对冲工具等。

  至此,境内机构对政策的把握已明显逊于境外投行。

  "QFII每次都能踩准政策,从来没有例外。"一家大型券商的投资负责人昨天感慨道,"相比之下,一些国内机构在3000点杀跌简直是昏头了。"

  上海某银行业务经理本周以来先后与包括博时基金、嘉实基金和摩根大通在内的多个机构进行了交流。他观察到的情况是,到昨天下午为止,国内机构均对市场表示谨慎悲观,理由是市场人气孱弱,其中不乏迫于赎回压力减仓的基金。与之相比,"来去比较自由的QFII则表现得比较豁达"。

  上述经理口中那位态度豁达的人士正是来自摩根大通,该行曾表示4月初是买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的时机。

  QFII至少抄了百亿

  上述银行业人士的话可以在市场交易情况中得到佐证。来自交易所和Topview的数据显示,就在证监会深夜出台救市措施次日,沪市机构席位大举卖出的情况丝毫没有改变。

  当天,数十个机构席位蜂拥出现在沪深两市不足百只"活跃股"的买卖席位前十名中,其合计卖出金额高达14.98亿元,卖出股票涵盖了化工、科技、地产、医药等多个行业。其中,整个沪市资金流出金额最大的交易席位亦是基金席位,该席位单边卖出7.8亿元。

  与之相反,QFII云集的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A3261席位)当天再一次成为沪市资金净流入金额最大的席位,全天买入9.5亿元,卖出2.7亿元。更具意味的是,该席位21日罕见地出现在个股的买卖金额前5名中,买入盐湖钾肥1221万元。

  上述情况并非"新闻",QFII抄底早已是市场公开的秘密。早报记者统计发现,17日以来,A3261席位已连续4个交易日蝉联沪市单日资金净流入席位状元。而以3月13日上证指数首次跌破4000点至今为区间统计,该席位净买入金额更无人能及,合计净买入金额为126.2亿元。

  此外,中证登公司公布的3月份数据也显示,QFII不断向其托管账户追加资金。到3月底为止,渣打银行、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和中银QFII的账户结算净额分别为32.12亿元、35.26亿元、28.49亿元和25.92亿元,均高于2月份。而3月14日获批的第53家QFII哥伦比亚大学更是在获批两周内就完成了A股开户。

  目前能够观察到的情况是,QFII对蓝筹股的兴趣浓厚。早前,瑞士银行已将宝钢股份(600019)的评级由"中性"上调至"买进",摩根士丹利则将万科A(000002)的目标价由30元上调至32元,同时上调其评级至"增持"。

  "QFII已经将其建仓对象转向大蓝筹。"万国测评研究部主管周戎提供的数据显示,由于获批额度有限,去年上半年,QFII增仓的对象主要是中盘股和中价股。目前,QFII额度已经增加,高价大蓝筹的股价也已今非昔比。Topview统计,3月末,QFII云集的一个营业部用2.13亿元买入了中国平安(601318)。

  险资"先知先觉"

  受制于业绩排名等压力而一路杀跌的基金并未导致内资机构的"全军覆没"。事实上,可查资料显示,保险资金在入市时机选择上可能并不亚于QFII。

  早在汇丰银行预测"政府将于奥运前救市"之际,中国平安(601318)已开始悄然大手笔入场。早报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证实,中国平安于4月2日向多家基金公司下单,每单金额约数亿元。

  粗略计算,中国平安4月2日基金净买入量至少10亿元。这一天,上证指数最低3283点,最高3464点,收于3347.88点。按照基金公司的收购价以当日收盘时的净值计算,中国平安的入场"价"是沪指3347.88点。

  "平安的入市时机通常都比较准。"某基金公司人士称,其观察到的情况是,中国平安一般卖出比较快,买入时机比较准,"中国人寿(601628)好像更准"。

  不久,早报记者从数家基金公司获悉,中国人寿于4月8日赎回了数亿元基金。当天,上证指数报收3612点,为本月迄今为止的最高收盘点位。不过,上周,中国人寿又将上述赎回的基金份额悉数买回。

  除此之外,50ETF的交易额的大幅放大也被分析人士理解为保险资金入场的信号。自3月18日上证指数重挫3.96%当天,50ETF交易额大幅增加93%,达10.76亿元。到目前为止,上述情况有增无减。证监会出台救市政策的次日(21日),该产品的交易额更是高达2.17亿元,创下了有史以来的第三大日交易额。

  "一定是机构所为。"对此,万国测评研究部主管周戎态度肯定地表示,50ETF的总份额能够满足机构买入的"胃口",数十亿元的交易额也不是中小投资者力所能及。并且,50ETF历来是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的对冲工具。这些前期大幅减仓的资金重新建仓上证50ETF,相当于重新关注指数。

  不容忽视的是,花旗银行中国研究部主管薛澜曾指出,一旦政府介入救市,"短期的反弹只会让之前限售的股东抛售股票",上证指数最高可能上涨至4000点。

  不必讳言QFII抄底

  政府终于出手救市了,方式是限制"大小非"减持捆绑下调印花税,时间比汇丰银行预测的"奥运前夕"稍稍早了一点。

  至此,救市论战终于可以暂告段落,跌跌不休的中国股市可能也将迎来难得的喘息机会。不过,比市场止跌更加弥足珍贵的是,实践检验出一个道理:某些时候,标榜价值投资的"市场主体"---基金公司并不那么可靠。

  由于5000点处唱多、3000点处杀跌,去年以来监管部门一路扶持的机构投资者---基金事实上在某种程度上成为A股市场助涨杀跌的原动力。也因此,价值投资开始在A股市场遭遇严重危机,其推广者---基金公司的市场话语权也沦丧殆尽。

  基金公司一定是有苦衷的,否则不能解释接受良好教育的基金经理某些时候竟比高龄股民更加恐慌。

  答案并不复杂。对于一个推出产品也要靠天吃饭的机构而言,业绩排名和窗口指导中的任何一个,其实都可能成为压垮管理者神经的稻草。于是,面对股指的上蹿下跳,几万亿资金的东家---基金公司对市场的贡献却微乎其微。其中,比盲目杀跌更加可怕的是,基金公司的言论也毫无方向,最终淹没在股民的叫骂声中。

  与此同时,面对大胆唱多的QFI鄄I,市场联想万千。因为,外管局关于将放宽对QFII资金限制的表态让QFII的身份显得不简单。更何况,与基金相比,QFII的规模实在微不足道。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无论是基于价值判断给出的市场底部,还是对政策的把握,QFII的判断都不差毫厘。而作为一个投资者,QFII抄底不仅无可厚非,相反还为市场提供了更多参考的依据。如果QFII规模抵得上基金的一半,中国股市博弈的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现在,对于新兴加转轨的中国股市而言,最需要的就是完善市场参与者结构,改变基金一家独大的局面。让数量更多、规模更大的各类机构参与市场博弈,尽情抄底。

  现在也许该感谢股指大跌,否则市场可能需要更多时间去发现基金的"脆弱",届时中国股市付出的代价可能不只是3000点指数。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