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策略:股市暴跌 基民可考虑分批建仓
发表日期: 2008-03-31 16:49:30 来源: 市场报 作者: 吴倩
股市经历了最近的轮番大跌,有不少投资者会感觉现在似乎是抄基金底的时候了。然而,面对大盘短期内两次探底,人人"谈基色变"的局面,想要克服"恐惧"抄底基金又谈何容易?对于此类投资者来说,不妨考虑以分批建仓的方式来尝试抄基金的底。
调整市宜分批建仓
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一般投资开放式基金有两种常见的申购方式,一是将想投资基金的本金一次性申购基金,另外一种是每月以固定金额的资金定期定额申购基金。
但其实在这两种投资方式之外,在今年大盘反复震荡盘整的市场背景下,想要尽量捕捉市场中交易性机会的投资者不妨考虑分批建仓的方式申购基金,这种方式的风险度小于一次性申购,避免了一次性投入的潜在风险,而灵活度则高于定期定额投资,可以更灵活的应对市场的变动。
那么,投资者具体该如何分批建仓基金呢?
具体来看,可模拟一些股市高手的建仓方式,以"正三角形"的方式往下买进筹码。也就是说,投资者可将准备投资的所有本金分成几份,当第一次买进基金筹码之后,如果这只基金的净值下跌,则第二次再买进第一次倍数的筹码,以此类推,可一路往下进行第三次、第四次加倍买进,增加持"基"比率,降低总平均成本,当净值回升时则需逐渐减少买进的数量。这样做的好处是,开始买得不多,越跌就买得越多,拉低了总体申购成本。如投资者甲想以6万元本金申购一基金。第一次买入时,该基金的净值1.5元,忽略交易成本,投入四分之一即1.5万元的本金,可申购到1万份基金。此后,股市开始调整,该基金净值下跌了10%,即下跌到1.35元时,又投入1/3即2万元的本金,申购到约14815份基金;之后,当净值下跌到1.2元时,将剩余的2.5万元全部投入,可申购到约20833份基金。
选只新基金更稳妥
那么,在目前的市况下,对于想要捕捉市场机会的投资者来说,又该选择怎样的基金品种分批建仓呢?
从大类基金资产来看,浦银安盛基金认为,在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的大级别牛市之后,60%的股票型新基金加40%的债券型基金的组合,是2008年布局基金投资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而具体到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标的基金,低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可考虑选择新基金。
2008年市场与前两年有了很大的变化,前期的市场热点面临大幅调整,尤其是前期上涨幅度大的品种,面临的短期调整压力更大。同时,2008年CPI上涨、创业板酝酿推出等各种新的因素,将给不同上市公司带来不同的影响,使得2008年市场的结构性机会正在发生转换。"在这个时候,没有老基民'赎回'压力,也没有调仓带来的'摩擦成本'的新的股票型基金,其实更值得关注。"一业内人士指出。
指数基金不适宜全仓买入
而对于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来说,则可考虑一些历史业绩优秀的老基金,近期,有券商研究人士建议,中期可关注指数基金。
在前期的下跌过程中,主动型股票基金相对占优,这种优势来源于基金的主动性减仓。而指数基金为了拟合标的指数,不得不保持90%以上的高仓位。但如果市场反弹,高仓位的基金则占有优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指数基金自身固有的各种特点决定了它有3种基本的做法。分别是长线做法、波段做法和套利。
在股市波动加剧的背景下,由于指数型基金多是被动跟踪相应指数,波动的幅度会更大一点。
因此,今年投资指数基金,可能不适合全仓买入,应该和主动型基金做一个配置,而根据指数基金的标的指数变动,做中短期波段操作、搏交易性机会应该是比较合适今年市场特点的投资方式,并且,目前,分批建仓指数基金比较适合那些有一定股市操作经验,对股市趋势有一定感觉的投资者。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