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僧多粥少”困境PE和VC亟需转型

发表日期: 2008-03-31 00:00:0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 周明
  □本报记者 周明
  国内私募股权基金(PE)和风险投资基金(VC)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分析人士认为,它们表面风光的背后是优质项目稀缺带来的“僧多粥少”的尴尬,以及这种尴尬给PE、VC带来的潜在投资风险。为应对这种局面,PE和VC亟需转型。
  数据显示,2007年,PE在服务业和广义IT业的投资额增长率均超过50%。与此同时,VC亦对这两个行业情有独钟,投资额增长率位居其主要投资行业的前列。在PE和VC的追逐下,这些领域的企业议价能力普遍提高,行业中的佼佼者炙手可热,甚至迫使VC和PE放低最低收益要求。这种局面还迫使VC、PE投资策略的改变。原来VC和PE所秉承的“斩首”策略——投资行业龙头企业不得不有所调整。
  此外,二者都开始将投资阶段后移,以有效降低风险。据统计,2007年投资于企业上市之前以博取一、二级市场价差收入和通过协议转让、定向增发等方式直接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等投资案例,增速远超过PE传统的主要投资领地——投资于企业发展中后期的成长资本。类似地,VC投资的重心也向投资后期偏移,VC投资早期项目的情况愈发少见。
  在投资行业“拥挤”的同时,投资地域也相对集中。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集中了主要的投资机构,也受到了更多关注。2007年,仅北京、上海两地获得的PE投资就超过70个,比全国其他地区的总和还要多。
  对此,不少业内专家担忧,PE、VC对IT和通讯业等行业投资过于集中会不会潜伏着本世纪初的IT泡沫的危机;在收购兼并中的投资比重日益提高,交易规模也屡创新高,巨额交易往往需要债务与信用支撑,会不会因为利率水平发生逆转或出现信用危机而致使投资收益受损。
  这些问题已为一些PE和VC所重视。从投资行业上看,目前一些PE开始避免热点而专注于特定领域,出现了一些专门投资于节能减排行业、资源能源行业的基金。从投资策略上看,一些PE和VC也逐步摸索自己的投资风格,有的提出了向企业早期阶段“回归”的构想。另外,从投资地域上看,一些基金转由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寻找项目,市场投资地域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比如,去年新疆、内蒙古等中西部地区也开始获得一些基金的重点关注。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区域竞争力正在全面提升,而该区域所拥有的能源、矿产和土地等资源优势也正日益显现。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