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只QDII销售冷清 国际股灾暗含抄底良机?

发表日期: 2008-01-17 09:08:51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张伟霖
  截至1月16日,发行已近半月的工银瑞信目前销售仍远未过半。而基于目前市场的销售情况,工银瑞信相关人士对能否在发行截止日达到预定的销售规模表示不甚乐观。

  但工银瑞信QDII基金经理曹冠业同时认为,全球股市尤其是香港市场在经过从8月以来的调整以后,已经接近底部区域,对于主要投资H股或中国概念股的QDII而言,其抄底良机已然显现,因此工银瑞信QDII基金在募集资金完成后将采取激进性的建仓策略。

  冰火两重天的销售

  募集上限为220亿元的工银瑞信中国机会全球配置股票型基金,是于今年1月3日开始发行,到2月1日募集期限结束。

  然而截至1月16日,来自工银瑞信市场部的信息显示,工银瑞信的销售额仍未过半。而工银瑞信相关人士也对本报表示,对于最终能够募集资金的规模,公司已经不甚乐观。

  今年首只发行的QDII工银瑞信中国机会全球配置可谓生不逢时,受首批"出海"的基金QDII大面积亏损影响,在销售首日就表现颇为冷清,据悉当日该产品总共只卖出了约2.5亿。

  而截至1月14日,去年发行的四只QDII基金:南方全球精选、嘉实海外、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和华夏全球精选最新单位净值分别为0.914元、0.846元、0.861元和0.869元,累计跌幅已经分别达到8.60%、15.40%、13.90%和13.10%。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就像大家预料的一样很不好卖。"该公司一位相关人士称。

  相比之下,国内多只开放式基金在纷纷进行分红和拆分后继续保持强势,而在这段时间内买入内地A股基金的投资者也都获得了更好的收益。据wind资讯统计,而华宝多策略增长在2008年1月8日拆分后目前的净值已经上涨到1.0826,涨幅达到8.26%。

  西南证券分析师周兴政认为,按照业界的普遍观点,购买QDII产品的出发点应该在于分散投资风险,而不应着眼于短期收益。这种说法虽然不无道理,但对投资者而言却难有太大的说服力,工银QDII基金发售的相对冷清可以为证。

  长期市场仍然看好

  1月16日,恒生指数下跌1387点,跌幅达到5.37%,收报24450点;国企指数跌983点,跌幅达到6.56%,报14016点,两指数均创下去年9月中旬以来的新低。

  而在本周,全球股票市场受花旗四季报巨亏影响普遍出现大幅调整,市场担忧全球的"牛市"是否能够持续下去,而QDII的收益预期也再度被摆上台面。

  工银瑞信QDII基金经理曹冠业对此则指出,从现在情况看,市场将持续波动。有信息显示,国际资本正从港股市场上陆续撤离。而全球股市在一季度末时有可能迎来一个坏消息集中释放的时间,这很可能导致全球股市的再度下探。

  但曹冠业同时认为,全球股市尤其是香港市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以后,目前股市即使不是底部,也将是一个底部区域,目前估值优势明显。因此曹冠业表示,对于QDII而言已经是个抄底的良机。如果维持在目前点位上,工银瑞信QDII在募集资金完成后,不排除会进行激进性建仓的策略。

  招商证券则在近期的报告中也指出,虽然全球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大,全球股市普遍下跌,港股也在继续下挫。但随着2008年人民币持续升值、中国内地经济增长,香港经济基本面向好等综合因素影响,势必将成为H股市场持续上涨的动力。

  同时,西南证券分析师周兴政认为,H股相对于A股的折价正在持续拉大,使得H股再次被低估,未来港股仍将具有投资价值,主要投资H股市场的QDII收益可期。

  16日港股暴跌后,目前H股市场的折价率无疑将会进一步扩大,反映恒生H股A股折价程度的AH股溢价指数(HSAHP)本周将接近200大关,创下该指数从2006年1月推出以来的最高位。

  周兴政指出,未来人民币汇率上升的趋势将得以延续,这对于以港币标价的H股股价而言,应该是一种推动因素,而市场上却表现出与此相反的现象。未来这种状况有望得以修正,因为在目前的市场,A+H股份两种股价的联动性表现仍是非常明显,不可能出现H股抛弃A股而出现折价状况无限制上升的现象。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