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股东优势依赖 银行系基金公司三年“蝶变”
发表日期: 2007-12-13 09:20:48 来源: 国际金融报 作者: 陈辅
第二批银行系基金公司之一浦银安盛基金绸缪入市,正在筹备中的农银汇理基金和民生基金也即将诞生,银行系基金公司的队伍将不断壮大。
新入闱的银行系基金选手如何承前启后开辟新的竞争格局,成为市场关注焦点。2005年,第一批试点的三家银行系基金公司的相继问世,给基金行业带来巨大影响。两年后监管部门终于再度开闸,第二批银行系基金公司代表——浦银安盛基金管理公司于今年8月在上海正式成立。有关人士表示,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要在基金行业中“独树一帜”,需要逐渐改变银行系基金仅靠股东银行渠道资源赢取规模的市场形象,打破对先天优势的依赖。
聚拢一线基金经理
2005年2月,《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出台后,商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势如破竹。2005年7月至9月间,工行、建行、交行与外资联手,工银瑞信、交银施罗德、建信基金管理公司相继扬帆启航。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拥有强大的股东实力作为支撑,同时依靠银行及强大外方股东的品牌吸引力,首批三家银行系基金在组建时均有明星基金经理和基金行业资深人士强力加盟。
如曾在华夏、湘财荷银等担纲投资重任的江晖加盟工银瑞信;南方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当时不满32岁的李旭利跳槽到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并出任新公司的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南方稳健基金原基金经理,后供职华泰证券的李华担任建信基金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
第二批银行系基金仍然对强势基金经理有着巨大吸引力。目前浦银安盛由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张建宏领衔的投研团队已达15人,张建宏本人就是有15年证券从业经验,并在法国连年获奖的资深高级基金经理;股票投资总监杨典,其管理的银河稳健基金净值增长率更是在2006年晨星积极配置型基金和理柏混合平衡型基金中双双排名第一。
三年规模1400亿
一份市场调查表明,由于股东品牌优势和长期较为稳定的业绩表现,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在普通投资者心中的品牌认知度超过了60%,这一比例还在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第三季度,第一批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共管理基金15只,总规模超过了1400亿元。
在资产管理规模急速扩展的同时,银行系基金公司普遍表现出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和较小的投资业绩波动。依托外方股东的技术支持,工银瑞信引入了瑞士信贷独有的HOLT系统对上市公司进行相对估值、通过DCF模型进行绝对估值;而建信基金的外方股东美国信安金融集团也在投资管理、风险控制方面为其提供了诸多有益的支持,特别是其股票投资核心技术ISAR模型已成为建信基金的重要选股标准,IR风险控制体系也有效应用到日常的投资风险管理中;交银施罗德更是充分利用其外方股东施罗德在业界享有盛誉、全球领先的投资组合风险(PRISM)和营运风险(SWORD)的管理技术,以有效地管理投资组合风险和基金管理公司的风险。
成立不久的浦银安盛基金同样在风险管理方面显示前瞻性。前期,浦银安盛借鉴了外方股东法国安盛投资先进的风险控制理念、技术和方法,建立了适合国内基金行业特点和需求的风险管理架构和风险管理业务流程,设立独立风控部门;在投研方法上,公司也从外方引进了专门研究公司基本面的FFM模型,挖掘真正有价值的股票,并借助此模型构架了公司基础股票池和核心股票池。
打破股东优势依赖
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尽管出生名门,具有先天的资源和优势,但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基金行业,银行系基金未来凭借何种武器确保目前的行业地位,乃至进一步扩大已有优势,这将是所有银行系基金公司共同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浦银安盛总经理刘斐女士认为,基金行业未来的发展将面临越来越多在规划、品牌、创意、细节、执行等方面的竞争,而要在这些竞争中立于不败,“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整体植入正是高度符合市场发展的趋势。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需要打破对先天优势的依赖,从自身经营出发,注重品牌建设,立足核心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成为在国内基金市场中拥有自身特色的基金一族。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