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潜规则到处都有 老鼠仓难根治

发表日期: 2007-12-11 12:11:54  来源: 北京商报
  证监会将大力整治老鼠仓,这肯定是好事,既能净化投资环境,又能促进廉政建设,利国利民,但是老鼠仓是不是真的能够彻底根治呢?事实上很可能会异常艰难。

  其实行业潜规则到处都有,女演员要是不跟导演上床,很难能够顺利当上女一号;想拿到政府采购项目不上下打点也很难成功;基金经理也一样,辛辛苦苦去海外学习多年,回来后如果不开点老鼠仓,国外的巨额学习成本又如何收回?换言之,就算你说你没开老鼠仓,也不会有人相信。用一句比较粗俗的话讲,既然不能立牌坊,干脆当婊子好了。

  正是这个心理,维护了老鼠仓的长期存在,其实基金经理开老鼠仓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业内人士都知道的一个故事是某基金经理的情人1元多钱买入五粮液认股权证,不久后在11元以上全部抛出。这样的关系算不上直系亲属,就算监控也监控不到,这样的老鼠仓如何治理?总不能把基金经理都封闭起来吧。

  也不光是基金才有老鼠仓,以前的券商、私募都有,比如1996年到1997年的超级牛市,四川长虹作为两市超级龙头股,涨幅不少于20倍,中经开作为当时四川长虹的第一大庄家,在最终清算的时候却发现没赚到钱,何故,有人直言,利润都让老鼠仓赚走了。

  也有一种老鼠仓,当时股市不好的时候常有,就是开放式基金当封闭式基金的老鼠仓,开放式基金建仓完毕后让封闭式基金猛拉,以保证开放式基金的净值增长,这样的老鼠仓又如何监控?

  有人说效仿老外,公布基金经理的自营状况,其实这无异于隔靴搔痒,谁傻到拿自己的账户做老鼠仓的?随便哪里都能找到一个股东账户,外加指定交易及券商的配合,完全可以通过嫁接的手段完成老鼠仓的经营。所以,公开操作也没什么用处。

  整治老鼠仓难度很大,这与方方面面的因素都有关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开老鼠仓成本过低,处罚过轻。如果规定,一旦证实哪个基金经理开设老鼠仓,那么其将永远不得担任金融领域任何职务,同时,对查出举证有重要贡献的人可以分享其老鼠仓违规收益10%的奖励,这样将会大大提高开设老鼠仓的成本,同时减少老鼠仓的数量,但是即使如此,老鼠仓依然不能根治,只有到了投资者坚决抵制开设老鼠仓行为的时候,才有可能形成良性循环。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