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热推“类基金” 基金公司甘当配角?
发表日期: 2007-12-11 00:00:00 来源: 证券日报 作者: 潘红敏
光大银行日前公告,将于12月3日至12月20日发行阳光理财同赢八号产品2—“光华行业精选计划”产品,产品存续期暂为三年,每季度开放一次,开放日客户可赎回,其中每年第四季度开放日(12月15日)客户可以申购。这已经是光大银行的第二只仿制基金产品,第一只是“阳光基金宝同赢8号产品”。
“类基金”将成理财新品主流
该产品门槛为个人投资者人民币5万元,并以1000元的整数倍数递增;机构投资者为人民币100万元,并以人民币10,000元的整数倍数递增。“光华行业精选”聘请知名基金公司——华夏基金管理公司作为投资顾问,以在本金安全基础上追求绝对回报为投资目标,投资币种为人民币。投资范围与混合型基金相同,主要投向为国内A股、权证等。
工商银行近期发行的“基金股票双重精选”产品,就是通过基金、股票双重精选机制配置资产,最大程度分享资本市场带来的收益。工行“东方之珠”第二期产品,银行不明确承诺预期收益率,只是给出所投资股票、基金的历史表现,产品运作时定期向客户公布收益净值。很多银行产品已不设定投资期限,封闭期结束后,客户可根据需要定期赎回,有很强的流动性。这些完全是开放式基金的运作模式。
外资行方面同样也不甘落后。汇丰银行新推出的QDII产品分别投资于10只海外基金。汇丰QDII产品最低投资金额为3万美元或等值人民币,投资期2年,自今年12月31日起,每周均有赎回机会。而东亚银行推出东亚“基金宝1.2”,将投资两只公募基金:东亚香港增长基金和东亚环宇主题基金。“基金宝”系列1.2均未设定投资期限,并且提供每月申购及每周赎回的机会。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境内银行理财产品只是限定投资于固定收益类产品。但目前不少银行都纷纷与信托公司以及基金公司合作通过,其投资范围得到极大拓宽,几乎和基金接近,甚至更广。
“在流动性和市场两方面作用下,银行理财产品向基金方向发展是个必然趋势。”正如光大银行总行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张旭阳所言的那样。
投资者乐见多元化理财渠道
中国金融学会秘书长唐旭分析说,“仔细分析今年的数据,就会发现很多年以来储蓄都是一直往上涨的,今年有下跌的趋势,但是又往上回升。这说明什么?说明个人对财富管理的兴趣在增加,个人财富持有的多样性也在增加,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投资渠道来管理财富”。
“中国市场现在有65%的资产都是以现金的方式持有的,是现金持有比例最高的国家,所以对我们来说机会是非常巨大的,而且这个机遇也会不断增长。”渣打私人银行董事总经理及私人银行大中华区主管Stephen强调,“我们必须脚踏实地抓住机会,利用机会。”
“财富管理,在银行面前等于是有了一块非常大的蛋糕,这块蛋糕不仅规模很大,而且还在不断的增长,是一个非常美味的蛋糕。现在银行眼睛都盯住这个蛋糕,使出浑身的解数想获取更多的利润和机会。”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生动地讲道。
“银行就是要把自己演化为一个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经纪商和交易商。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基础上,为投资者做好理财、做好融资。这样的话银行才可以进行财富管理的发展。”张旭阳用简单话语说出吃如此美味蛋糕的法子。
38860亿元——银监会统计的上半年24家全国性主要银行的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银行已吃多少蛋糕。
张旭阳分析说,2006年以来,以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完成为基础,以储蓄分流为标志,中国的金融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A股市值到了30万亿,成为全球第四大股票市场。不管股市如何起伏波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毋庸置疑的,因为中国经济转型需要中国资本市场的支持。
兼具公募与私募优势?
那和基金公司相比,银行有些什么样的优势呢?
“银行可以说兼具了公募基金和私募资金的优势。”今年不少公募基金经理投奔私募,就是因为私募的灵活性。但和公募基金比起来,私募基金的研究力量不能不说有所缺憾。
张旭阳从四方面分析光大这只“类基金”产品的优势:封闭期的优势,一是可以对抗市场短期的波动风险;二是比例优势,其投资股票的比例是0-95%,而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比例一般在80%左右;三是规模优势,理财产品一般的规模在10亿-20亿之间,运作灵活,且管理费的征收与投资收益挂钩;四是可以和基金或券商及信托合作,借助他们的力量发展。
“不好说兼具了二者的优势吧。”银河证券基金首席分析师胡立峰并不认同上述说法。他认为,简单地从规模和灵活性类比,得出来的结论值得商榷。基金公司和银行各有各的分工,银行更为稳健,基金公司则更为专业。
运作模式类同开放式基金
之所以说他们是“类基金”,是因为在很多方面他们和基金相仿,一句话:其运作模式几乎就是开放式基金的翻版。
以“招商精选”理财计划为例。该计划是一种“FOF(基金中的基金)”产品。与其他市面上此类FOF产品相比,该产品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精选基金,稳健收益。“招商精选”理财计划主要通过招商证券基金评价系统的评级和投资顾问团队的深入研究,精选国内优秀基金进行投资,平滑单个基金的业绩波动和获取相对较高收益,稳健分享中国证券市场的成长收益。二是配置灵活,风险平衡。通过在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QDII基金以及债券现金类资产之间的灵活比例配置,平衡单一市场和单一资产类别的波动风险,提高计划收益。并且本计划将一部分资金用于新股申购和配售,通过申购和配售所持的股票,原则上在该股票上市当日内卖出,从而享受低风险超额收益。三是双高基准,超低费用。该计划设置了相对业绩基准(晨星开放式基金混合指数)和绝对收益基准(5%)。只有同时超越双业绩基准,才能提取超越晨星开放式基金混合指数以上的20%作为业绩报酬,是银行理财产品一大创新,充分让利。
“我们发了两个星期,结果后来我接到当地银监会的电话,让我赶紧去,我去了他说你赶紧停,你怎么可以发私募基金。我说没有啊,他说你这个不是私募基金吗?我说这个不是这样的,我就跟他解释了一翻。”招商银行零售银行部副总经理袁丹旭讲的这件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银行“类基金”产品的特性。当然,也从另一方面说明,监管部门面临新的挑战。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