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值破一元:不是“很可怕”的事

发表日期: 2007-12-07 00:00:00  来源: 金融时报  作者: 赵洋
  聚焦:基金净值破一元
  策划人语 11月底,当5000点关口也没能挡住大盘从高位跌落的身影,基金的表现也全线告急,净值跌破一元的基金迅速升至近50只。对于在本轮大牛市中俨然已成为财富神话“代言人”的基金公司而言,这样的数字显得十分刺眼。
  在投资者的质疑中,基金经理不免委屈。诚然,在大盘深幅调整的背景下,这些基金的“破净”均事出有因,投资者需要调整心态,理性对待。何况,在近几日的市场反弹中,破净现象已有所缓解。但是,问题的出现往往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基金跌破一元的现象可以理解,却不可以轻易忽略。究竟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本组策划试图多角度予以分析,并试图探究更深层问题的症结所在。
  从11月初仅有6只基金跌破一元面值,至11月底,这一“破一”数字最高增至47只。有数据显示,截至11月27日,已有47只开放式基金净值跌破1元。面对基金净值的大幅缩水,很多投资者难免焦虑与担忧,但有业内研究人士提醒基民,跌破一元净值的基金原因不同,投资者需理性看待。
  有研究指出,净值低于面值并不意味基金的收益损失殆尽,出现完全亏损。这些基金大多累计净值较高,只是由于近期大比例分红或拆分等原因使净值大幅降低,这些造成了投资者对大部分基金出现严重亏损的误解。分析这些净值破一元的基金,我们可以将其归为几类。
  第一是近期实施拆分的基金。这部分基金自成立日起至前期拆分时,累计净值多达2元、3元甚至4元,拆分之后净值回归1元。由于赶上10月中旬以来的市场暴跌,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是它们的净值跌至面值以下的主要原因。比如10月份拆分的天弘精选、天治核心成长、中海优质成长和华安创新等基金,净值均低于1元面值。研究员认为,投资者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基金出现了大面积亏损。
  第二种是近两个月新成立的基金。由于基金成立后需要在3个月内完成建仓,这些新成立的基金在发行时受到投资者高度追捧,但建仓完全在5000点之上。晨星研究指出,市场因素以及基金经理在此期间建仓速度过快致使仓位过高,是它们跌破面值的两个主要原因。
  第三是部分基金前期实施了高比例分红。在跌破一元的非QDII基金中,有40只实施了大比例分红,分红效应与拆分类似,都使净值迅速降为1元。但历史看这些基金,其累计分红大都相当可观。比如年度单位累计分红超过2元的就有14只,其中广发聚丰年内单位累计分红高达4.1974元,华安创新、海富通精选、国泰金马稳健、富国天益价值等多只基金单位累计分红都超过3元。
  通过上述梳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除了近两个月新成立的基金由于点位和时机原因,造成真正的“破一元”之外,分拆与分红使净值回归一元,加之市场系统性调整,成为造成目前部分基金净值跌破一元的主要因素。由于一元的特殊意义,因此这一现象也被市场与投资者无形放大。某研究员指出,投资者之所以以一元作为心理底线,原因有两个:首先,一元是开放式基金的初始发行价,大部分投资者会将一元作为基金的购买成本。如果净值超过一元,意味着赚钱,而如果跌破一元,基民就面临亏损。第二,部分投资者认同一元是最安全的保底底线,相信基金只赚不赔的投资者都会一厢情愿地认为基金不会跌破发行价。这也与投资者风险意识薄弱、企图借助基金一夜暴富有关系。
  在境内基金遭遇寒冬之时,刚刚出海两个月左右的四只基金QDII的集体“破发”,同样引起投资者的广为关注。截至11月23日,南方全球精选下跌12.32%,华夏全球精选下跌14.45%,嘉实海外中国下跌14.51%,上投摩根亚太优势跌幅最大,达14.81%。四只基金QDII净值除南方全球精选徘徊在0.911元外,其余三只均跌至0.8元区间。
  对于基金净值的短期表现,投资者恐怕不必过于担忧。德胜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认为,基金跌破面值是很正常的事情,在股市振荡加剧,调整幅度较大的时候,一部分净值较低的基金价格跌到一元以下并不是“很可怕”的事情。
  某基金公司总经理指出,市场趋势没有改变,在牛市中去判断顶部,只有最后一次才是对的。另外,用基金去做波段,不是很好的投资方法。首先成本高,其次基金经理已经从仓位和股票选择上来帮你控制风险了。回顾基金的整个发展历史,建议选择好的基金,持有时间长一点,用时间来熨平短期波动。
  时间的确正在给理性的投资者以信心。随着市场逐步探底回升,基金净值也在快速上升。截至本周三,跌破一元的基金数量已由此前的40多只减少为27只。四只基金QDII上周净值平均增长6.6%。
  基金破净:谁惹的祸? 记者 王妍
  11月底,净值跌破1元面值的基金迅速窜升至近50只,一度引发了投资者信心的极大动摇,质疑之声四起。基金经理们在备感压力之余,也十分委屈——基金净值跌破1元面值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或是新近拆分,或是刚刚结束分红,在大盘飞流直下1000点的背景下,这些基金又如何独善其身呢?基金经理们的委屈不无道理,对于基金净值跌破1元,基民们确实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何况,许多基民的责难本身就是在以“基金应该只赚不赔”等非理性认识为出发点的基础上作出的,难以站稳脚跟。
  不过,当大盘出现反弹、基金净值有所回升、基金营销重现活跃之际,多只基金在市场调整中破净的教训却不应该被轻易忘记。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抛开基金产品自身的“生不逢时”以及基金经理的种种委屈不谈,多只新基金或者次新基金在市场高位扎堆发行又扎堆破净的事实,还是反映出了目前基金行业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本该被“远虑”,却在近两年基金行业热火朝天的规模扩张与业绩报喜中被逐渐忽视,终于酿成了市场踏空时的一场“近忧”。
  针对本轮市场调整以及调整过程中基金难以自保的尴尬局面,日前一位市场人士的分析可谓一针见血:“如果把‘5•30’看作是散户直接入市导致的垃圾股泡沫破灭,则本轮深幅调整是以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主导的蓝筹股泡沫的破灭。在过于急进、增仓过快,忽视市场过热的认知和操作方面,不论是A股新基金还是QDII基金,基金经理都同样表现出了不理性的一面。”该人士进一步指出,在9、10月份市场高位运行、蓝筹泡沫涌现、风险急速积聚的阶段,大多基金热衷于迎合基民不成熟的投资理念,为了持续营销而大肆分拆基金到1元净值左右,疯狂吸收基民的资金后却随波逐流地争抢高估的蓝筹股和红筹股,而并不能理性地在泡沫明显时控制仓位、降低系统性风险。
  而这种非理性行为的背后,凸显的正是长期以来困扰着基金行业的深层次问题。尽管2006年以来基金行业借助牛市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问题的解决却似乎跟不上基金规模增长的速度。
  首先,基金产品同质化问题仍然严重。“我们现在基金的类型、类别,投资决策的出发点、取向上趋同性太大”,深交所有关负责人日前在“第六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上表示。他指出,尽管我国基金业的机构投资者近两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进步,但目前还面临同质化的问题,机构投资者从结构上来看还是有些单一、不很成熟。
  基金同质化是指行业配置集中、重仓股雷同、投资理念重合的现象。随着基金产品数量日益增多,不论什么名字什么风格的基金,行业集中度趋同、仓位近似、重仓股更是高度集中在30多只股票上。所谓的“抱团取暖”,事实上已不是秘密。
  有统计显示,2007年三个季度单只重仓股平均被基金持有数量由2007年一季度的10只过渡到二季度的44.79只,再发展到三季度的51.12只。分析人士指出,这一方面反映了随着资产规模膨胀后基金的无奈选择,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随着市场估值升高、大盘蓝筹股成为市场主流,基金趋于通过抱团取暖来规避风险、获取平均收益的偏好。而同质化往往会带来两大不良影响,即市场波动的放大以及高位估值压力下基金博弈带来的股票大幅下跌与净值整体缩水。事实上,这一次新基金与次新基金在大盘走高时的争先扩容与调整后纷纷破净,已经生动地描绘出了同质化的因与果。
  其次,基金经理变更的频繁与选择的趋同,体现了行业主要参与者尚不成熟。在“第六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上,来自天相投资的一组数据引起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基金经理变更268次,折算全年是357次,一共300多只基金,几乎是每一只基金都变过一次。从业年限上,以一年以上的基金作为样本,基金经理平均任职期限是1.3年。中国基金经理平均年龄35岁,美国的股票型基金的经理平均年龄是44岁,如果考虑到中国的基金经理们学历高、就业时间晚,大约1/3的人管理基金的经验不到一年,一半以上的是2年以下,接近3/4的管理基金经验不到3年。这样频繁的变动频率,何谈基金投资风格的一致与业绩的稳定?其实,上述同质化问题又何尝不是基金经理缺乏成熟、独立的投资风格的体现呢?在排名压力或者“避免犯错误”心理的驱使下,许多基金经理选择了从众,招商银行、中信证券、万科A……股票本身或许没有问题,但是,一旦所有基金经理选择了不厌其烦地加仓,也就等于选择了在调整来临时的全面被动。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