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泉:老鼠仓的蝴蝶的效应

发表日期: 2007-10-30 12:44:44  来源: 证券时报  作者: 方泉
  1996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的证券市场》,这是继所谓"十二道金牌"仍不见效后的"直接出手"。股市遂急跌20%之多,并且扭转了上升趋势。当然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政策面的调控更多地选择了市场化手段,即主要通过供求关系的调节来表明政策面态度,不再使用党报社论这种直接的行政手段。比如对当下股市,9月5日以来不再审批新的指向A股的基金产品,同时却加快指向境外股市的QDII产品的审批,而老基金的持续营销也大都"不约而同"地停下来了;相反,海归大盘股鱼贯而入……但当这种加快股票供给和抑制资金需求的市场化调控手段持久不见效之后,表明政策面有可能会选择加大力度地查处违规行为。
  尚主席上月初在有关"风险教育"的会议上,明确指出了6种市场异常和违规现象:新股涨幅过高和绩差股普涨、"挂羊头卖狗肉"式的重组、涉案公司销毁证据、理财产品误导性陈述、假开户、基金公司的老鼠仓。除第一种现象属背后隐含着操纵行为外,其他五种现象都是直接的违规违法。这些当然都是常规监管的范畴。但一个阶段内其中某些现象甚嚣尘上时,自会集中力量严厉查处,比如基金公司的老鼠仓问题。在市场泡沫急剧放大的当下,尚主席指出了这个现象,说明这个现象已在监管部门的掌控之中了。尚主席最新的讲话,再次强调"强化查处违规行为的力度"。而同一场合,深交所总经理张育军又具体讲到"重点打击内幕交易和联合做庄行为"---基金的老鼠仓即属内幕交易又可能演化成联合做庄……某天突然拉出若干"典型"来惩一儆百,难免不会对老百姓追捧基金的热情产生影响,也一定会从个别基金赎回大于申购的个案推展成普遍……动真格地查处老鼠仓现象,能不对市场趋势产生影响吗?
  在趋势投资的热潮中,我们更要密切关注市场之外的政策面动向,要关注大的政治事件,关注影响市场供求的相关政策,也要关注"此一时"查处违规行为的力度是否加大。在股市,尤其咱这中国特色的股市,没有什么个案是简单、孤立的事件,一只蝴蝶也可能煽起一场风暴。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