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跌时,是否该让股票型基金下岗?

发表日期: 2007-09-28 09:43:21  来源: 同花顺网
阿乐是一位媒体工作者,正式跨入基民和股民的队伍,也只是今年的事。也许是职业的关系,阿乐非常善于搜集信息,并进行学习和研究。大半年时间下来,对于买基金的一些门道,他也差不多摸熟了。
  这大半年来,阿乐已经跟踪买过十几只基金,总体收益率大概在60%左右。不过,阿乐觉得自己的操作还是有点失败,"如果不是多动了动,收益可能会更高点。"   
  主动操作不如被动持有
  阿乐说的"动"是时下基民中很流行的"基金转换",这也是阿乐完全靠自己研究出来的。
  最开始发现同一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可以互相转换的时候,阿乐很开心。他说,这样如果想换同一个基金公司下面的另一只业绩更好的基金,直接转换,而不用赎回等上好几天资金到账后再重新申购,不仅方便,而且手续费上也比较省,一般按照基金赎回的费率收取,不再收申购的费用。
  "这其中最大的好处是若碰上股市大跌,可以有个'避风港'避一避。"阿乐对此的解释是,一个大的基金公司旗下一般都有好几只不同类型的基金,有收益大风险也大的股票型基金,有风格稍稳的平衡型基金,还有低风险的债券型基金,以及类似银行存款的货币型基金,由于大部分基金之间可以互相转换,所以如果股市震荡得太厉害,可以先转成低风险的债券型基金或货币型基金,等大盘企稳了再转回来。
  5.30大跌的时候,阿乐就这么做了。不过,他没在大跌第一天就迅速实施他的"避险"方案,因为5月30日之前的几次大跌,大盘都是在第二天就强劲反弹,所以5.30大跌第一天,他还筹资加买了股票型基金,等看到第二第三天大盘还在跌的时候,他才把手中持有的基金理了理,把之前表现一直不太好的基金赎回,又把之前涨得还不错的两只基金--嘉实服务和大成价值增长,转换成了嘉实债券和大成债券基金。
  然后,阿乐就在"避风港"里看着大盘下跌、反弹,并在6月下旬开始新一轮的下挫,等阿乐觉得大盘"真的走稳的时候",已是7月下旬了。当时大盘已经连续上涨了好几天,阿乐觉得安全了,又把两只债券型基金重新转回了股票型基金。
  虽然回避了大跌,但后来阿乐仔细一盘算却发现:倘若不转,而是一直持有股票型基金的话,基金跌下去的净值也回来了,转到"避风港"避了避风头后,一进一出,反而多交了点赎回费用。
  "以后还是选择不动了。"阿乐总结说,因为个人要预测大盘涨跌非常难,而且涨起来的第一天不可能及时转回来,等到正式转回,已经错过好几天的收益了。   
  很多基民困惑这个问题
  不过,大盘调整时将股票型基金转成债券型或货币型基金回避风险,涨的时候再转回来,看上去的确是一个"完美"的操作方案,所以这个话题是不少基民在网络论坛上讨论的热点之一:
  "我把股鸡(股票型基金,下同)转成货鸡(货币型基金)不是为了做波段,而是为了暂时避避风,最终还是要长期投资基金,但长期投资不等于永远持有。"
  "市场发生剧烈震荡时,任何股鸡都是危险的。"
  一个小范围的民意调查显示,如果股市再次出现类似5.30那样的大跌,选择继续持有股票型基金的基民占61.5%,选择转成货币型或债券型基金的占15.4%,选择赎回的占15.4%,其余人选择再买入。
  买基金也要讲究战略布局
  那么,遇到市场震荡时,到底应不应该做这样的转换呢?
  银行的理财师对此的回答是:一方面,市场震荡时,投资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会主动调仓或减仓,投资者不用太过担心;另一方面,买基金,就是因为自己没有专业知识,所以才找专业投资的基金经理来为自己打理钱财,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必太在意一时的涨跌。
  不过,理财师建议,基金投资的确需要做一些"战略"布局:不要一味追求高收益、高风险的"进攻型"品种,比如股票型基金(包括指数型基金)、混合偏股型基金,要适当增加一些"防守型"品种,如配置型(混合平衡型)基金、"打新型"债券基金等,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