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盈基金:固定资产投资反弹 紧缩政策冲击有限
发表日期: 2007-08-03 13:03:14 来源: 中财网
近来,宏观方面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过热"到底有多热,后续的紧缩性政策威力到底有多大,二是紧缩政策对股市的冲击有多大。随着股市的不断攀高,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市场走高的拖累。
同样,政府对"过热"的担忧也非常明显。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6日会议明确指出当前经济问题所在,"当前投资增幅仍处高位,货币信贷增长仍然偏快,贸易顺差仍在扩大,结构调整仍然滞后,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扩大"。近期的全国人大财经委会议也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更为明显,集中表现在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等问题上"。并指出"把遏制经济增长转为过热作为当前宏调首要任务"。
对以上问题的认识,最主要的集中于对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走势的判断。
投资一贯是引领中国经济周期的最主要因素,投资由偏快走向过热已经成为近几年的周期性现象,从其根源看,投资在短期内具有很大的刚性,但严厉的紧缩性政策出台的可能性并不大。
从2000年以后,随着出口越来越成为GDP的第二大贡献因素,投资的大起大落所引致的经济周期剧烈波动现象逐渐有所改观,这在宏观经济层面就表现为本轮经济增长周期长、波动小。投资由偏快走向过热的风险是近年来的经常现象,究其根源,在于高顺差引致的流动性充裕、利率低企,以及出口强劲所带动的企业效益的不断提升。
今年上半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高达40%以上,税后资金利润率超过贷款基准利率近3个百分点,这是助长企业投资热情扩张的主要原因,由于企业的投资冲动来自于效益的刺激,因此投资具有很强的内生性,就是说,固定资产投资是由企业自主投资冲动所推动,而小幅提高利率等政策对于遏止投资过快增长的效果是有限的,短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趋势会延续。企业投资内生性有以下证据:第一,改建、扩建类投资增速提升成为投资反弹的主要动力,而新建投资增速并没有上升,相反,在下降;第二,从固定资产构成看,设备购置投资增长从2007年2月开始明显提升,反映了企业为扩大生产进行内生性投资的冲动;第三,地方项目扩张是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动力,而中央项目增长总体上呈现下降。在10月份召开十七大的政治背景下,针对地方的严厉的行政政策紧缩可能性较小,因此,投资高增长的逆转可能性非常小。
从信贷数据上看,能够抑制未来投资增速明显下降的证据也不足。从4、5、6月的信贷扩张来看,虽然5月比4月的信贷增量有所下降,但主要是有短期贷款的增量下降引起的,而中长期贷款增量几乎没有减少,6月份的信贷膨胀并没有多少下降,中长期贷款的下降不显著,这意味着支持投资内生性扩张的金融基础仍存在。
内部投资增长具有很大的刚性,那么,外部需求减弱,从而出口减弱,也许能为"过热"的经济降降温,然而,对出口也不能寄予太多的希望。从短期看,市场普遍认为随着7月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出口增速将回落。但从更长期看,国际经济增长可能在四季度进入新一轮周期性上升,虽然现在还难以确定这种上升趋势能维持多久,但必然通过贸易对中国经济造成影响,因此,出口极有可能在3季度有短暂的回落,而在4季度,随着国际经济向上,出口也许再次提速。
实际上,以上对经济基本面的判断,政策倾向已十分清晰,行政性紧缩政策的可能性较小,因为投资虽然连续反弹,但25%左右的速度并不算高;通胀是供给结构的结果,解决方法更多要依靠供给改善完成。同时,针对顺差和流动性问题、企业投资冲动问题,加息、提高法定准备金是货币政策的基本反应;而真正解决本币低估、资源价格低-出口大-顺差大-外汇占款和流动性输入-利率低-投资扩张的恶性循环,还要靠加快人民币升值,资源价格改革。
这对于股市投资来说,也很有启示,国际经济在4季度的走强,意味着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将加大,这对于目前处于弱平衡的钢铁、有色来说,意味着投资机遇。国内投资的向好,意味着周期性的建材类行业投资机会仍很大。从行业估值看,钢铁、有色、建材都低于市场估值中枢,尤其是钢铁,2008年动态PE为市场最低,而上半年业绩增长几乎为行业最高,其仍将有较好市场表现。(盛军锋)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