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的今天和明天
发表日期: 2007-04-28 00:00:00 来源: 证券时报 作者: 刘云
今年以来的火热市场中,题材股、绩差股的疯涨颠覆着投资者的价值观,也催生一批“半路出家”的投资者。这些人的职业五花八门,有些甚至以前都不知道股票为何物。笔者曾经在一个股指期货论坛上认识一位刚进入资本市场的散户,他连股票的最基本概念都不甚清晰。而一周以后,这位仁兄竟然称,要开办一家证券咨询公司。
也许上面的例子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笑谈,而下面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真真切切的例子也许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私募业的鱼龙混杂。
一私募基金经理常光顾的理发师已经开始待客理财,在没有任何基本面支撑的基础上,这位昔日擅用剪刀的美发界高手摇身一变成为股坛高手。
原来这位理发师在极短时间内速成技术研究法,买卖基本只追涨停板。但即便只有这样的“技能”,他也有部分股票翻倍,其短期收益甚至超过了多数以价值投资为理念的私募公司和公募基金。
此外,那些散布于在众多营业部里的股票经纪人,游走于各个网站股票论坛上的“老师”可能都过上了这几年来最舒心的日子。这些人推荐的股票是之灵验,几乎可用“处处是股神,遍地皆大师”来形容。
市场是如此地敏感和脆弱,敏感到一个子虚乌有的利好也能让股票拉上几个涨停才收住狂奔的脚步;脆弱到一个社论的传言也能引起各方的恐慌。而在这条路上远离掌声的私募基金却只能对着K线图兴叹。
深圳一多年坚持价值投资的私募人士不无感慨地说:“这个市场我已经看不懂好几个月了。”
无可否认,也许有思想、坚持价值取向的私募经理注定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忍受冷落。然而什么才算正确的投资行为?在不同的市场下迅速切换自己的投资重点是不是为客户负责的最直接手法?
在每个私募基金经理心中,自然有一条价值准绳,而时间是否真的就是考验事实的工具?声名在外的大牌私募基金经理都曾经历了一场场阵痛。某著名私募经理当初转战海外前,据其家属透露,家底已所剩无几,这样的例子,在这个群体里随处可见。
一私募经理忧虑地说,牛市完结那一天,这个市场会怎样?牛市催生私募公司纷纷成立,当熊市来临,市场上绝大部分的私募公司都会死去。放眼国际经验的私募基金可能想得更多:如何在牛市里经受考验,又在熊市里接受磨练?也许,中国的私募要走的路的确还很长很长。
在各个私募经理聚会和讨论群里,经常会出现中国私募基金未来发展的论题。有人认为,中国无可选择地会复制海外对冲基金的模式,会出现规模高达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私募公司,但未必能超越当时公募基金的规模。因国外经验表明,公募基金依然为大众的主要投资工具,目前尚且无一家对冲基金超过公募基金。
也有人认为,5年以后,中国的私募基金中注定会出现几家全国性的、有影响力的独立投资公司。其规模有可能超过当时的公募基金,并且拥有公开的发行渠道。届时,随着私募基金发展的成熟化,行业将更加自律和规范化。
在牛市中,收益高不是高手,只有在牛市过去后的熊市中坚持下来的人,也才算初步的成功。况且,一个牛市熊市的轮回也远远不是一个投资人追寻的终极目标,多少个牛熊市才能让投资者变得成熟,继而才可能成为大师。
(刘 云)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