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高热”:基民当冷静
发表日期: 2007-01-29 09:10:45 来源: 金融时报 作者: 王晓欣
日前,长盛同智优势成长混合基金发布公告称,预计该基金申购份额总额将超过发售公告中100亿份的拟发售规模上限,因此将提前结束发售。这是今年首只“封转开”基金集中申购10天规模超百亿份。发行火爆的并不止“封转开”的基金,1月9日成立的鹏华动力成长基金的发行总份额也达到110.23亿份。
短短两周“两只百亿”基金的现身表明,受去年基金发行火爆和赚钱效应的影响,居民投资基金的热情进一步高涨。截至2006年12月31日,53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307只基金资产净值达到8550亿元,基金成为股市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
基金火爆是因为股票市场的高歌猛进。去年的牛市行情为开放式基金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去年以来基金的平均收益在70%左右,有七成的基金收益高达90%,这一波行情使后来的投资者对基金充满了期待和无限憧憬,于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出现了排队买基金的火热场面。
在百姓眼里,基金和存款之间的差别开始清晰。由于基金投资收益率高于银行存款,越来越多的居民借道基金,把银行储蓄投进股市。据央行数据显示,同9月末相比,10月人民币储蓄存款减少了76亿元,这是2001年6月份以来首次出现月度储蓄存款下降。而这一变动意义重大,体现政府刺激内需的努力正在收到成效。长期以来,“教育”、“养老”和“防病、防失业或意外事故”等预防性动机推高了居民的储蓄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需。
不可否认,基金的迅速发展是中国股市迅速发展的需要。基金投资与散户投资相比,基金具有集中资金、专家理财、专业管理、组合投资、风险分散的特点。作为专业投资机构,基金公司与个人投资者相比最明显的优势在于,基金公司拥有专业的研究团队和科学的股票研究与筛选方法,以及规范化的投资决策流程,从而能够作出最优的投资方案。
但基金并不是零风险,在基金火爆的背后仍然伴随着风险。基金公司盈利了,基金投资者自然要分享成果,如果基金公司投资亏损,基金投资者同样要分担损失,而基金投资者在买卖基金时又要交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基金公司一旦出现亏损,基金投资者就会雪上加霜。对基金应该辨证的看,不要期望年年都会有高收益,去年股市行情大涨,年末新发行的基金有良好表现,但并不意味着每只基金都有良好表现,当行情下跌时,基金也会出现亏损。目前,沪市综指已接近3000点,中国股市存在局部调整的可能,股市调整将加大基金持有者的风险。
基金火爆发行的背后是市民对基金收益水平的错误预期和对投资风险的漠视。高额的回报,火爆的发行,使一些投资者忽视了基金背后的投资风险,甚至很多对基金投资缺乏起码知识的人,也盲目跟风成了新“基民”。他们很多人甚至不关心基金类型,不关心基金管理人,也不关心投资策略,只要能够买到就心满意足。而这些跟风的新“基民”,大多数是年龄偏大,他们把“养老”和“防病、防失业或意外事故”的钱用于基金投资,可以说,这些人和这部分钱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是最差的,一旦出现大范围的亏损,将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大部分人抢购基金,并非出于理性投资的选择,而是受到赚钱效应的刺激,本质上与投机无异。如果按照海外成熟市场15%的年回报率,相信很多人不会对基金有如此高的热情。而目前能够出现基金火爆发行,这与一些基金销售人员借机推波助澜有一定的关系。他们在面对一些新“基民”时,经常用这样的直观语言让他们理解基金,这就是“现在买基金就相当于买原始股”。这显然是过分渲染了基金的收益,而淡化了基金的风险。还有一种可能应引起监管者高度关注,就是基金公司用募集来的大量资金操纵股市,从而达到盈利目的,如果这种现象存在,显然又进一步加大了基金投资者的风险。
针对近期处于“高热”中的基金行业,证监会基金部近日发文要求各基金公司加强风险防范。尽管基金行业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应当清醒地看到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片面追求管理规模,忽视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匹配;盲目追求投资收益,忽视风险防范和流动性问题;夸大投资业绩,不注意向投资者揭示投资风险;投资缺乏独立研究的判断,不严格遵循投资决策程序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增大了基金行业风险,不利于基金业健康发展。
投资失去理性是投资最大的风险。有关专家提醒,基金虽然是由专家帮助你理财,但投资者一定要从基金的风险和收益、从自己的年龄和收入等各方面考虑,以便作出权衡选择。有一条真理投资者始终要记住:收益和风险永远是成正比的,火爆基金的背后或许隐藏着巨大风险。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