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的笑脸:整体投资规模达25.30亿美元

发表日期: 2006-11-28 09:27:41  来源: 银河基金  作者: 李国旺
现在,私募基金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力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各种私募基金的规模已经达1万亿元以上。私募基金参与的领域非常广泛:股权投资、期货、证券二级市场交易以及海外市场投资等。从投资范围来看,它比公募基金和券商等机构投资者的范围更广泛,是一种实业到金融、从国内到海外的广泛范围的资产配置。由于眼下还没有统一的法规来规范,私募基金充分发挥了灵活顺市的投资风格,已经渗透到上市公司、券商、基金、期货、银行等金融领域,变着戏法来为自己“合法”化。
  私募基金更多地表现为“野生”特色,动力、活力、能量很大很强。比如在证券市场可以全额打新股,又可以迅速抢占市场热点。当前,股改的成功推进和人民币升值成为中国股市行情发展的两个车轮,因此,当前的行情启动与发展是制度创新、资金推动、业绩提升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种背景下,机动灵活、专业特色很强的私募基金就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尽情分享牛市提供的收益大餐。当前私募基金在证券市场牛市中笑得很甜,不过能否笑到最后,还有待时间和游戏规则的验证。

  介入股权投资获得高回报率,也是私募基金迅速发展的内在动力。比如,2002年9月,摩根士丹利等三家投资公司以5亿元投资蒙牛乳业,在蒙牛乳业上市后获得约26亿港元的回报;2005年以高盛为首的机构投资无锡尚德,随着其成功上市,不到一年获得了十几倍的回报;2006年6月,同洲电子(20.4,0.05,0.25%)在国内A股中小企业板上市,其背后的深圳达晨创投等四家机构获得了超过20倍的投资回报。目前我国非上市公众公司超过1万家,非公众股份公司约30万家,可选择的余地很大。据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有关人士提供的信息,私募股权的投资回报率已高达10倍以上。长期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财富效应的诱惑下,正源源不断地冲进各个传统产业,加上全国一级半市场的民间资本,其规模至少在3000亿元。

  从投资产业的金额增长情况看,2006年上半年国内新增长的私募股权投资比2004年剧增523%,总投资金额超过50亿美元。今年第三季度,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国内共计完成32个投资案例,整体投资规模达25.30亿美元。

  海外私募基金和国内信托公司的介入,使国内私募基金的规模增长更为迅速。自2004年美国私募股权基金新桥收购深圳发展银行17.89%的股权以来,国际私募股权基金就不断在国内各行业投资如房地产业、商业、机电等。同时,国内的一些金融投资机构也纷纷进入私募股权投资。比如信托公司与投资公司联合投资国内私募股权,投资额达到百亿元左右。

  由于目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存在局限,如何规范资金出资方、私募基金管理人和投资企业的关系,是私募基金能否实现安全退出进而得到“国民待遇”的大问题。

  据报道,央行有关负责人建议,建立合格投资人制度,为私募基金取得合法地位。明年6月1日将实施的新《合伙企业法》将引入有关有限责任合伙制度,初步消除了私募股权基金前期面临的法律障碍,结束国内私募基金“无证驾驶”的状况,从而有可能将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资金来源和退出渠道向国内转移,即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把个人富裕的钱筹集在一起,投资于未上市的股权,从而使出资方、管理方和相关企业实现共赢,使国内的过多的储蓄引入到急需要资金的生产领域,充分实现资源的优化。

  由于沪深股市正处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大机遇中,股市的发展和私募基金国民待遇的取得,将会迅速改变国内资本市场的结构,从而形成公募、私募、券商、国企和QFII等机构共同主导资本市场发展的格局,如果是这样,笔者认为,私募基金可能笑得更甜。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